骆克哈特曾任英租威海卫行政长官,在华期间醉心收藏中国古物与艺术品,并与中国各界名流交往甚密。骆氏出生于苏格兰贵族世家,祖辈从事银行业。青年时期,他就读于爱丁堡大学,而后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修习中文。骆克哈特来华后首先在港任职。在此期间,他的中文日益熟稔,并逐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1902年,骆氏在无望升任港督后改迁威海卫。在威海卫任职的近20年间,他亲自设计并起草了当地的治理体系相关制度,其中甚至融入了儒家思想,足见他对中国事务的精通。从近年刊布的信件来看,骆克哈特与庄士敦和辜鸿铭是密友,多有学术往来。在信中,辜鸿铭也曾高度评价骆氏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在港期间,骆克哈特已与古物结缘。他最初的藏品是一件青瓷碗,也有人赠予他国画。但或许因骆克哈特是洋人,一些人所送礼物中不乏赝品。更糟糕的是,他曾委托一名叫谢瓒泰的古董贩子寻觅古画,而其所获多为假作。但他在华期间与当时的中国艺术家交往甚密,尤其是和徐悲鸿保持了长久的友谊。因此他所购买或获赠的当代画作在今天看来有不少名家手笔。
钱币是骆克哈特在收藏中最为重视的一个门类。在香港时,他便著有“远东货币考”。赴任威海卫后,他的工作相对清闲,因而有更多时间进行钱币学研究。1915年时,骆氏在钱币学上集大成之作“骆克哈特所藏中国铜钱目录”付梓。这本名作由别发洋行发行,收于亚洲文化会特刊之中。书中共列举自周至民国的历代中国铜钱两千余枚,蔚为大观。
感谢女友送了这本我一直想要的目录作为新年礼物[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