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背负的所有骂名都只因一人造成! 说起秦始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喜欢他的人说他是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不喜欢他的人则说他惨无人道的暴君。这个历史上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秦始皇,他得到的评价为什么这么两极分化? 一提到秦始皇,很多人就会想到“焚书坑儒”。这个事件被后世描绘成秦始皇残暴不仁的铁证,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焚书”,其背景源自秦朝统一后的思想统一需求。淳于越作为保守派学者,主张恢复分封制以维系国家稳定,而丞相李斯则力推思想统一,认为多样化的思想会导致国家混乱。 公元前213年,李斯上书秦始皇,建议除博士官掌管的书籍外,其余百家之言的私藏书籍均需焚毁,违者将面临严厉处罚。秦始皇采纳了这一建议,但实施时并非毫无保留。 实际上,咸阳宫保留了这些书籍的副本,且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书籍并未列入焚烧范围。此外,秦朝内部仍有大量书籍供博士官研究传授。但这一政策在后世被严重歪曲,尤其是项羽火烧咸阳宫后,大量书籍遗失,秦始皇因此背上了毁灭文化的恶名。 至于“坑儒”,其真实情况远比后世传说的复杂。公元前212年,侯生和卢生等人为秦始皇求仙药失败后潜逃,并散布不利于秦朝的言论。秦始皇震怒,下令活埋了咸阳城内的460多人,这些人中既有儒生,也有方士、术士等。 坑儒事件更多是针对欺骗秦始皇的江湖术士,而非纯粹的儒生。这一事件在后世也被简化为秦始皇无端杀害儒生的暴行,进一步加深了其暴君形象。 在秦朝法律方面,后世普遍存在着“严刑峻法”的误解。实际上,根据出土的秦代竹简记录,秦朝的法律体系相对宽松且合理。例如,迟到3-5天仅受责备,6-10天罚款,超过10天则加重罚款。若因不可抗力(如大雨)迟到,甚至可免罚。这种法律制度显然并不严苛,所谓的“严刑峻法”更多是儒生出于自身立场对秦朝制度的歪曲宣传。 秦始皇之所以背负诸多骂名,根本原因在于他触动了当时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这一改革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却遭到了保守派儒生和六国贵族的强烈反对。 他们不仅在言语上攻击新制度,还在行动上暗中阻挠。此外,秦始皇在拉拢六国学者时遭遇冷遇,甚至在封禅泰山时遭遇尴尬和嘲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秦始皇在当时的恶劣形象。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后,西汉建立。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性,刘邦将自己塑造成推翻暴政的英雄。同时,随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那些在秦朝遭受排斥的儒生在汉朝获得了重用。 为了讨好汉朝统治者,他们开始大肆宣扬秦朝的坏话。于是,秦始皇的负面形象逐渐被固化并传播开来,其历史贡献则被严重忽视。
被误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背负的所有骂名都只因一人造成! 说起秦始皇,大家首
正平看历史
2024-12-30 16:24:58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