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禅,俗姓王,法名熹,清代著名书画大师、佛学大师、古琴大师也。生于四川省梁山县仁贤乡(今重庆市梁平区),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享寿七十七。其一生,艺术追求与佛法修行并重,名扬四海,与“扬州八怪”齐名,居清中晚期书画名家之首。
竹禅幼时便展露书画天赋,十四岁出家于梁山县城北报国寺,受戒于双桂堂,成为第九代双桂法脉一超禅师的嗣法弟子。其一生云游四方,足迹遍布川渝、湖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走访古刹丛林,遍游名山大川。此等广泛游历,不仅开阔其视野,亦深化其佛法义理,终成深谙佛法之高僧。
竹禅之艺术才华,世人皆知。其精通诗文、书画、篆刻,尤以水墨人物、山水、竹石见长。其画作风格独特,自成一派,与“扬州八怪”并驾齐驱。其水墨人物,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山水之间,意境悠远,气韵生动;竹石之作,更是姿态万千,神韵非凡。竹禅常言“必得成竹于胸中”,故其画竹,上而尖顶,下而笋根,全身透露,影现檀栾,风晨月夕,恍惚遇之。其画竹之技,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