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姚启圣收复了台湾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京面见康熙。他明知此去是死路一条,可是一向对他恨之入骨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
1861年,康熙做出收复台湾之决策时,众多大臣无一敢言,唯独姚启圣主动站出来,揽下了这个烂摊子。
姚启圣从小就嫉恶如仇,年轻的时候见到两个民兵强抢民女,当即挺身而出,将女子救下来送回了家。
入朝为官后,更是一心为国,只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可康熙看了一眼姚启圣,差点翻个白眼,他实在是不喜欢这个下属,因为姚启圣实在是太清高了。
顺治在位的时候,就曾提醒过儿子,绝对不能启用姚启圣,当时的康熙甚为不解。
姚启圣心有家国,身上自有正义之气,在八旗子弟的科举考试中,更是夺得榜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何不能用呢?
后来康熙即位后,才明白顺治的用意,姚启圣确实身负正气,可这正气过了头,就有些“正的发邪”了。
他从不结党营私,一心为国,遇到不平之事就会出手相助,对贪官污吏更是恨之入骨,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有这样一位清正廉明的官本是好事,但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动不动就上书提意见,康熙心里自然不快,所以对其多有厌烦。
再加上不少大臣纷纷上书参奏他,姚启圣更是不得圣心,官职也是一降再降。
不过在平定三番的时候,姚启圣亲自拉起一支队伍,投入到了康亲王旗下,为平三番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得到了康亲王的赏识。
康亲王就在圣上面前为姚启圣美言了几句,他这才重新入朝为官。
结果入了官场之后,姚启圣桀骜不驯的性子依旧不改,在收复台湾的时候体现更甚。
刚开始作战的时候,姚启圣接连提出了10个要求,为收复台湾做准备,又是要求调福宁镇兵工大泉州,又是要求文官武将二十余名,军饷军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康熙一看,头都大了,但还是批准了。
不过姚启圣在筹备过程中,还拿出了自己之前做生意筹备的家财,用于军饷的分发。
7月,他从永福出发,顺利拿下了泉州、长泰和同安,一路捷报,一路升官。
可在对付郑经的时候,姚启圣和施琅产生了分歧。
姚启圣主冬春攻,施琅却觉得夏秋进攻比较好,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康熙采纳了施琅的意见,转头就将姚启圣贬职了。
1861年,因为姚启圣做事太过招摇,左都御史徐元文就上奏书把他往死了参。
又是说他拥兵自重,侵占百姓财产,又是说他夜夜笙歌,将便将之事当做儿戏。
姚启圣只好想办法为自己辩解,这才得以逃过了皇帝的追责,可是这个举动却在皇帝心中落下了一个争功的名头。
台湾收复后,施琅反而成了最大的功臣,而姚启圣只得了个太子太保的名头。
后来姚启圣得诏回京,姚启圣心中一直在打鼓,康熙一直看自己不顺,再加上功劳又被施琅抢了,这次恐怕性命难保。
一路上,姚启圣都在想办法,见到皇帝的第一眼,姚启圣就提出,愿意告老还乡,不再过问朝政。
康熙一听,顿时乐了,当即同意了他的奏请,不过这样一位收复台湾的功臣,却没能得到任何封赏,灰头土脸就去了江南的行宫。
在这里住了一年时间后,姚启圣因背部患病、精神抑郁不治而亡。
他去世后,朝廷派人清点他的遗产,以他修建船舶军械为由,判定他倒欠管家47000两纹银。
康熙一听,大发慈悲直接给免去了,一代功臣落得如此下场,着实是可悲可叹。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姚启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