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允许任何人对中国动武!”被国家隐藏了28年的氢弹之父于敏的首次发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脊梁”,然在临终前却说人生仍留有遗憾。 于敏是中国核物理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以其卓越贡献与低调的个性在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一生始终在幕后默默奉献,成就了中国在核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无疑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核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要求,即中国不仅要拥有已经存在的核技术,还要发展那些尚未掌握的高级技术,包括氢弹的研发。这一战略指导直接促成了包括于敏在内的科学家们在核武器研发方面的后续工作。 于敏在这一重大科技任务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他被派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成为理论部的关键成员之一。在那里,他与其他几位主要科学家一道,被称为“八大主任”,共同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理论的发展。他们的工作不仅是技术性的,更是战略性的,对于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尽管于敏在核科技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却不为公众广泛所知。他的人生哲学——“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87年当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时,介绍的简短到只有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无不体现他对个人荣誉的淡泊。 即使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高荣誉之后,于敏的名字仍不为部分公众所熟知。直到2021年播出的热播剧《功勋》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于敏事迹的认识,但仍有许多人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知之甚少。 回顾1961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钱三强找到于敏,询问他是否愿意投身氢弹研究。钱三强坦言,美国等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中国也急需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他认为于敏在物理方面的才华出众,如果能够加入氢弹研究团队,必将大有作为。 于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方面,他对核物理学的研究充满热情,渴望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他又明白,氢弹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于敏做出了选择。他毅然决然地对钱三强说:"我愿意。"
怀揣着"我不允许任何人对中国动武"的信念,于敏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氢弹研究之路。为了国家的需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愿意付出一切。于敏将个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伟大事业中。 于敏面临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科研工作困难重重。然而,于敏和他的团队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1967年6月17日,随着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上空成功引爆。于敏和他的团队欢呼雀跃,热泪盈眶。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中国在氢弹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外界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为祖国的这一重大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 然而,于敏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投身于核武器研究事业,先后参与了中子弹的研制和核试验工作。1988年,中国第一颗中子弹试爆成功,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6年,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于敏和他的老战友、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并肩站在核试验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望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于敏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正是有了核武器的存在,才能保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受欺凌。他曾经掷地有声地说过:"我不允许任何人对中国动武!"既是他的誓言,也是他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