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第一丑女孟光,痴迷当地美男子梁鸿,放话“非他不嫁”,梁鸿听后立马上门求娶,谁

凌统看趣 2024-12-27 09:55:07

东汉第一丑女孟光,痴迷当地美男子梁鸿,放话“非他不嫁”,梁鸿听后立马上门求娶,谁知大婚当晚梁鸿掀开盖头,脸色大变愤然离去 来源:中华诗词学会:读史《中国古代十大丑女》之 四、东汉梁鸿之妻·孟光 孟光早闻梁鸿之名,尤为仰慕他的才情与品行。当她得知梁鸿考试失利、归乡隐居后,便对家人表态:“非梁鸿不嫁!”此言一出,顿时成了乡里谈资。 孟光自幼便是乡里闻名的“丑女”。她的五官并不端正,皮肤黝黑粗糙,再加上身形魁梧,与传统意义上的柔美女子相去甚远。 然而,孟光却拥有一颗无比坚定的心。她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爱读那些关于才子佳人的故事,对其中的忠贞爱情向往不已。 梁鸿的名字在乡里早已是家喻户晓。他虽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为人正直,被乡民誉为“谦谦君子”。 孟光早就对梁鸿心生仰慕,甚至在心中将他视为理想的夫君。然而,梁鸿年少时便远赴都城求学,孟光也只能将这份情感深藏心底。 几年后,梁鸿因科举落榜归乡,选择隐居深山。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孟光的耳中。她听闻后,心中满是激动与惋惜。 激动的是,她仰慕已久的梁鸿终于回到了乡里;惋惜的是,这位才子竟因仕途不顺而过早归隐。 孟光心中念念不忘梁鸿,遂大胆向家人表明心迹:“非梁鸿不嫁!”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乡里乡亲议论纷纷,有人讥笑她痴心妄想:“就她这副模样,梁鸿能看得上?”也有人为她的执着感到惋惜:“孟光确实有胆识,但梁鸿不可能答应这门婚事。” 面对这些冷嘲热讽,孟光却丝毫不为所动。她坦然回应:“梁君非凡俗之人,他的眼界定然不局限于外貌。 我虽貌不出众,但愿以真心相待。若有幸嫁与梁君,哪怕过再苦的日子,我也心甘情愿。” 孟光的言辞坚定,表情毫无动摇,连她的父母都被她的决心所触动。 尽管觉得梁鸿可能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他们还是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将这桩婚事托人提亲。 消息传至梁鸿耳中,他虽心中疑虑,但也被孟光的真诚与勇气所打动,最终决定亲自登门了解这位痴心女子的真心实意。 梁鸿听闻此事后,心中也颇为复杂。他本无意娶妻,因觉得穷苦的隐居生活无人能够忍受,但孟光的一片赤诚打动了他。 他最终决定亲自登门,试探孟光是否真能接受贫苦生活。孟家欣然答应了这门婚事,孟光心中满是喜悦。 婚礼当天,孟光精心打扮了一番,梳妆镜前涂脂抹粉,身着华丽的锦衣,还佩戴了母亲为她准备的金银首饰。 然而,当晚新婚之时,梁鸿掀开盖头的一刻,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一句话不说,转身离开新房,将孟光一人留在房内。 接下来的七天,梁鸿几乎对孟光不闻不问。他一心埋头农耕,对孟光的存在视若无睹。 孟光既委屈又疑惑,泪水不知流了多少次。她始终不明白,梁鸿为何在大婚之后突然转变态度。 终于,在第七天的深夜,孟光鼓起勇气,与梁鸿面对面交谈。她哽咽着问:“郎君,是不是因为妾身貌丑,让你难以接受?若是如此,我愿离开成全你。” 梁鸿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说道:“并非嫌弃你的容貌。我自知落魄,不配挑剔他人。但你婚礼上珠光宝气,一看就不像是能吃苦过日子的人。我耕田织布只为维持温饱,若你不能与我共担艰辛,此婚便无意义。” 孟光听后恍然大悟。她平复了情绪,郑重承诺道:“从今天起,我愿与你共担风雨,决不让你独自承受困苦。珠光宝气只是父母的心意,并非我的本愿。” 次日清晨,孟光便脱去锦衣华服,换上布衣素裙,挽起长发,素面朝天,与梁鸿一起劳作田间。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渐渐地,梁鸿发现孟光虽貌不出众,但心灵纯净,对生活充满热忱。 她勤于操持家务,善于种田纺织,不仅让家中井井有条,还帮梁鸿分担了不少重担。夫妻二人情意日渐深厚,梁鸿也为孟光的善良与毅力所折服,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孟光的一句“举案齐眉”更是让梁鸿倍感欣慰。她无论何时端饭递茶,都将托盘举得与眉同高,以示对丈夫的敬重。梁鸿回报以相同的尊重,夫妻间的相处之道成为后人楷模。 后来,梁鸿因才学和品行被举荐为官,但他始终不愿追逐名利,依旧隐居乡里,清心寡欲,与孟光相濡以沫。 他们的爱情经受住了贫困与误解的考验,最终以深情和信任书写了一段感人的佳话。

0 阅读:5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