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7岁的三毛在离开乌鲁木齐前,死死抱住年近80的王洛宾,哭的梨花带雨

揽星河的笔记 2024-12-26 21:47:13

1990年,47岁的三毛在离开乌鲁木齐前,死死抱住年近80的王洛宾,哭的梨花带雨:“我不要别人,我只要你一个!”   提起三毛,许多人都会想到一个独立洒脱,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她是个作家,以敢爱敢恨著称,一生都在追寻炽烈的爱情,可是命运让她的感情之路坎坷不平。   三毛年轻时在西班牙留学,与一位德国老师相恋,他们本打算携手一生,却不料老师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三毛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后,她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加那利群岛,邂逅了西班牙青年荷西,两人坠入爱河,步入婚姻殿堂,在沙漠中度过了浪漫的5年时光。   好景不长,荷西在一次潜水时意外溺水身亡,三毛的世界再次陷入了黑暗,她数次自杀未遂,日日以泪洗面,心如死灰,直到一首歌,唤起了她对生的渴望。   这首歌,来自一位被誉为"西部歌王"的音乐家王洛宾,人称"西北风"的他,一生都在用音乐讴歌西部、书写大漠,他谱写的歌曲,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走西口》《牧羊曲》等,都已成为民族音乐的经典。   1990年的一天,三毛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王洛宾的采访报道,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的经历和音乐作品,都深深地吸引了三毛。   "我要去见他!"三毛心里暗暗发誓,她通过写报道的朋友,打听到王洛宾的住处,不远千里从台北飞到了乌鲁木齐,敲开了王洛宾家的大门。   78岁的王洛宾,尽管只在报纸上见过三毛的名字,却无比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聊起了人生,聊起了文学和音乐,聊起了对西部的向往和眷恋,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仿佛认识了几十年。   在与王洛宾促膝交谈的几天里,三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音和惺惺相惜,这个饱经沧桑的音乐家,让她明白,原来世间,还有一种心灵的默契和共鸣,那便是知己,这份情愫,已经超越了性别和年龄,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契合。   于是,在回到台北不久,三毛给王洛宾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她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悸动:"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而是天命,没法抗拒的......"然而王洛宾的回信,却让三毛感到了一丝隐隐的失落。   在回信中,王洛宾委婉地向三毛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三毛能够找到一个更适合她的人,而不是沉沦在这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感情中。   三毛并不死心,她再次飞到了乌鲁木齐,希望能够说服王洛宾接受自己的爱,可是现实却让她感到了一丝尴尬,原来一个摄制组正在跟拍王洛宾的纪录片,他们希望能够拍下三毛到来的场景,以增添纪录片的看点。   三毛不愿成为大众眼中的谈资,更不愿自己的感情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她勉强配合完拍摄,便借口生病,躲进了房间,王洛宾忙于拍摄,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几天下来,三毛心中的失落和不安越积越多,最终化为一场争吵。   她收拾行李,愤然离去,望着三毛的背影,王洛宾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不是不明白三毛的心意,但是30岁的年龄差,让他无法跨越内心的那道坎。   离开乌鲁木齐后,三毛的内心几近崩溃,她原以为这次来新疆,能够让王洛宾心意回转,却不曾想,换来的只是更多的失望和伤痛,她写信给王洛宾,倾诉自己的痛苦,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可是王洛宾再次婉拒了她。   三毛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打击,她给王洛宾寄去了最后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已经和一个英国人订婚,从此不再打扰,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一个月后,三毛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7岁的生命。   在她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那封写给王洛宾的绝笔信,信中,她写道:"我已厌倦了这个世界,只有在梦里,才能与你相遇......"   三毛自杀的消息,对王洛宾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一遍遍地读着三毛的绝笔信,悔恨万分,他责怪自己的优柔寡断,责怪自己当初为何不勇敢一点,接受三毛的爱。   在随后的日子里,王洛宾把自己关在家中,一连几天不吃不喝,还差点酒精中毒,他在痛苦和自责中度日,却再也无法挽回已经逝去的生命。   最终他用音乐宣泄了自己的悲伤,他为三毛谱写了一首歌,名叫《等待》,在歌中他倾诉着对三毛的思念和歉疚,也表达了自己对逝者的祝福,他希望在天之灵的三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幸福和宁静。   三毛与王洛宾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悲剧,他们都是不甘庸碌、渴望超越的灵魂,却因为种种现实的隔阂,最终难敌命运的戏弄。   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三毛和王洛宾能够再次相遇,那时,或许再没有年龄的隔阂,没有俗世的羁绊,两个孤独的灵魂,终能找到永恒的归宿和慰藉。

0 阅读:144
揽星河的笔记

揽星河的笔记

踏上九天揽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