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演员陶虹:“姜文拍那《一步之遥》,听说原来有你的戏份,后来全都给剪没了?

怪兽瞎蹦跶了 2024-12-26 11:10:28

主持人问演员陶虹:“姜文拍那《一步之遥》,听说原来有你的戏份,后来全都给剪没了?”陶虹:“这你都知道。” 陶虹在姜文执导的电影《一步之遥》中,原本有着重要的戏份,但最终她的角色几乎被删得一干二净。   面对这一切,陶虹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怨言,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讲述了这一过程。陶虹提到,姜文一开始邀请她参演时,她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拒绝了这个角色。   她认为自己出演这个角色之后,最终可能会像其他演员一样被删减戏份。因此,面对姜文的再三保证,“保证不会被剪掉”,陶虹才决定出演这个角色。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思考,作为演员,面对导演的强烈要求和保证时,往往只能选择妥协。毕竟,拒绝一个有影响力的导演,尤其是像姜文这样具有创作自由度的导演,意味着错失一个重要的曝光机会。   而演员在这样的大制作中,有时候只能选择放下自己的原则,接受导演的安排。即使心中有疑虑,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结果。   从姜文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位著名导演,他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在电影《一步之遥》中,姜文显然追求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并不一定符合商业市场的常规逻辑。   姜文的电影,尤其是《一步之遥》,常常具有一些“玩味”性,他喜欢通过镜头语言和独特的情节安排来挑战观众的思维。   然而这种艺术风格也有它的代价,那就是演员在其中可能显得更加“工具化”。他们的戏份有时并不会因为演技或角色的重要性而得到充分展示,而是依据导演的艺术需求进行删减。   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自己的角色有时会被削弱、被忽视,甚至被完全抹去。这种情况在一些“自我意识极强”的导演作品中尤其明显,如姜文、王家卫等,他们的电影往往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而演员则可能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存在。   有评论指出,《一步之遥》这部电影很可能是姜文自己玩得“过于嗨”,以至于脱离了观众的期待与理解。   电影的情节跳跃性较大,某些角色和事件的铺垫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这让许多观众感到无法跟上电影的节奏。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样的电影可能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而从艺术角度来看,它又具备了某种挑战性和实验性。   姜文在《一步之遥》中采用的创作方式,实际上是向观众发出了一个挑战,挑战他们去理解电影背后的艺术逻辑,而不是单纯依赖传统的剧情套路。   然而电影在艺术表达上取得的突破,并未必能弥补其在商业和观众接受度上的欠缺。这也让一些观众产生了“飞不起来”的感叹,认为姜文过于沉浸在自我表达中,而忽视了与观众的距离。   姜文与王家卫这类导演常常有着共同的“怪癖”,那就是在电影中对演员戏份的大胆删减。王家卫的电影尤为知名,因为许多演员在参与拍摄后,他们的戏份最终被大幅删减或完全消失。   例如在电影《2046》中,原本由张震饰演的角色也被删去,导致这部影片的最终呈现与当初设想有了较大的出入。   对于这些导演而言,演员的存在往往是电影创作的一部分工具。尽管演员本身具备了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魅力,但在这些导演的电影中,演员更多的是服务于电影整体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单纯为了给角色赋予生命与情感。   这种创作方式自然引发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分歧。一些演员可能会在这种创作中丧失自己的话语权,而观众也难以完全理解导演的艺术追求。   关于姜文的《一步之遥》,网络上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认为,姜文是一位“敢于创新”的导演,他的作品总是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电影的套路;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创作方式过于自我,以至于忽视了观众的感受,导致电影的接受度较低。   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简单的合作。在许多导演主导的电影创作过程中,演员往往只是电影“拼图”中的一块,导演则是最终决定电影走向的人。   姜文的《一步之遥》就是这种创作关系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这样的电影中,导演的创作自由与演员的参与往往无法完美结合,演员有时只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信息来源:综艺《金星秀》姜文对陶虹一顿忽悠,想让她演戏,谁料演完戏份全删

0 阅读:25
怪兽瞎蹦跶了

怪兽瞎蹦跶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