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对比,耪田种地人今不如古 一提起农民的生活,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自在。 事实上,这种悠闲的生活,现在耪田种地的人可无福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通常只是他们白天田间劳作的情况,等到天黑后,他们还得投入“下半场”——在家里加夜班继续干活。 将今比古,现在的农村人只要肯辛勤劳作,好歹吃饱穿暖是有保障的,尚且要“日一工,夜一工”,而古人往往总也难免冻馁之患,何以还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闲自得呢? 说穿了,其实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是出于无奈。试想,当太阳落山,黑暗笼罩大地,没有现代照明设备的古人,尤其是农人,出了停止手中的劳作,有还能如何? 须知田间的农活需要足够的光线才能进行,如播种、除草、收割等细致而繁重的劳动,仅凭月色远远不足以支撑。所以,天黑就意味着劳作的被迫终止,这无疑限制了农人的生产效率,影响收成,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若反过来看,这种不幸却又变成了幸运。这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作息习惯,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它顺应自然,在天黑后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使人避免了过度劳累。 倒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由于夜间照明设备的存在,有了“挑灯夜干”的便利,熬夜加班,常常过度工作,长此以往对身体造成诸多损害。
今昔对比,耪田种地人今不如古 一提起农民的生活,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日出
放羊老生活
2024-12-25 21:38: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