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16次女子最怕孩子问身上伤口 谢女士的遭遇,再次将家暴这个顽疾推到公众视野中。两年内16次暴力,左肾丧失,怀孕时仍惨遭毒打——这些触目惊心的细节不仅展示了施暴者的残忍,也揭露了社会和法律对家暴受害者保护的严重失守。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谢女士最担忧的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孩子对她伤口的询问。这一声“为什么”,问的不仅是谢女士,更是整个社会。
家暴是一种隐性而长期的暴力,施暴者往往通过威胁、操控和社会环境的纵容,使受害者陷入深渊。更可怕的是,这种暴力会逐渐渗透到孩子的认知中,影响他们对家庭、爱的理解。暴力的场景不仅塑造了受害者的恐惧,也可能成为孩子未来关系中的伤疤。
当孩子问起“伤痕”的来历时,他们得到的往往是沉默,甚至是谎言。而这种沉默,可能是家庭成员为避免冲突的无奈选择,但更深层次上,是整个社会对家暴问题的沉默:执法不力、法律保护的滞后、社会支持的匮乏。
谢女士和家人提出的死刑要求,是一种对极端暴力的正当愤怒。然而,冷静下来我们会发现,死刑或许能惩罚贺某某,但无法阻止家暴问题的蔓延。家暴的顽固性在于它被隐藏、被纵容、被视为“家务事”,而不是被当作社会问题来处理。
家暴受害者需要的不是一份迟来的判决,而是一个从源头就能防止暴力发生的机制。为什么谢女士报警后没有获得有效保护?为什么法律在面对长期性和隐蔽性的暴力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妈妈会有这些伤口?” 这是一个孩子的疑问,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拷问。孩子在家暴环境中成长,看到的不仅是母亲的痛苦,还有暴力的“日常化”。这种经历将塑造他们对关系、权力和暴力的理解,可能让他们未来成为新的受害者或施暴者。家暴对孩子的伤害,不是随着家庭分裂或施暴者惩罚而结束,而是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如何终结家暴?
家暴不是个案,而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谢女士的案件提醒我们,必须以系统化的方式应对家暴:
1. 法律强力介入:对家暴实施“零容忍”,明确处罚标准,减少“调解”的空间,及时为受害者提供保护令。
2. 社会支持升级:建立更多庇护所,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让受害者有安全的出口。
3. 教育反家暴观念:从学校到社区,将反家暴教育融入公众日常,打破“家丑不可外扬”的旧观念,让受害者敢于发声,社会敢于干预。
谢女士和孩子的故事,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法律和社会需要改变的地方。每一道伤口,都是一次提醒;每一个“为什么”,都是一次呼唤。家暴无法容忍,暴力无法妥协,而社会无法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