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开国少将坚决的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只想回家当农民!”中央无奈同意他的请求,可谁知他却给中央带来一个惊喜!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1905年,甘祖昌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七口人仅靠着三亩薄田度日,小甘祖昌六岁那年,有幸得舅舅资助,才得以上了一年学,读书的日子虽然短暂,却点燃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更多时候,他要帮家里干农活,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少年的甘祖昌聪明而正直,引起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的注意,他们发现,这个淳朴的农家少年,有着家国情怀和正义感,是可塑之才,于是,甘祖昌被吸纳入党组织,自此,他的命运与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投身革命后,甘祖昌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还是在硝烟四起的解放战争中,他所向披靡,屡建奇功。 然而常人难以想象战争的残酷,甘祖昌曾多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头部中弹,险些丧命,滚滚硝烟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但他咬着牙,硬是坚持战斗到胜利的那一刻,这次伤,也成了他后来常年头疼的诱因,尤其到了阴雨天,疼痛更甚,但他从未言说过一句怨言。 功成名就之时,甘祖昌本可以坐享荣华,但在他的价值观中,位高权重从来都不是追求,他的心中,永远装着国家和人民,这位已年过半百、身经百战的将军,仍然惦念着芸芸百姓的冷暖,牵挂着家乡父老的生计,他深知,这些才是他拼搏奋斗的全部意义所在。 就这样,一纸申请,把个人的前程命运和百姓的衣食冷暖紧紧系在了一起,当得知他的请求时,中央领导也十分惊讶,但是看到甘祖昌坚毅的眼神,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选择,是一颗赤子心的无悔坦荡,无法撼动。 就这样,甘祖昌的申请被批准了,1957年8月,他和妻子龚全珍一起启程,从新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临行前,他再三叮嘱妻子,行李尽量从简,不要给国家增添负担,回家路上,简朴的行囊,装得满满当当的,全是甘祖昌对家乡和百姓的牵挂。 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已是白发苍苍的甘祖昌热泪盈眶,家乡的山山水水,曾经的点点滴滴,都在熟悉而又亲切地召唤着他,儿时的伙伴,当年的邻里,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甘祖昌知道,是革命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他更加坚定了回乡务农、服务百姓的信念。 卸下戎装,甘祖昌重新披挂上了朴素的农装,风里来,雨里去,他和妻子与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早出晚归,晴耕雨读,日子虽然清贫,但充满欢歌笑语。 看着金黄的麦浪,满枝的果实,甘祖昌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他常说:“咱农民,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现在党和国家让俺当家做主人了,咱更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然而,甘祖昌并没有满足于个人小家的幸福,他时刻牵挂着乡亲们的冷暖疾苦,数十年间,他省吃俭用,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去,在他的带动下,家乡修起了水库,架起了电站,通上了公路,昔日贫瘠的土地,如今欣欣向荣,甘祖昌常说:“俺是党培养出来的,绝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是俺最大的心愿!” 岁月荏苒,转眼近三十载,1986年,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倒在了他最热爱的土地上,当家乡父老得知噩耗,无不悲痛万分,泪如雨下。 “老将军一辈子都在为俺们操心啊!”“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咱莲花县啊!”哀戚之声,响彻云霄,八方群众,自发来吊唁这位当年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却甘愿为百姓鞠躬尽瘁的甘祖昌。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甘祖昌的一生,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传奇,他虽官至少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淡泊名利,一心为民,把毕生心血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的事迹,他的风骨,将永远铭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和发扬他的高尚品格。 让我们向甘祖昌将军致敬!致敬英雄模范,更要学习英雄品质,让甘祖昌将军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我在罐头搞创作 信源:百度百科:甘祖昌
1957年,一开国少将坚决的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只想回家当农
宋看社会
2024-12-25 11:10:00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