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零下26度的内蒙拍摄回来,应粉丝邀请,分享一下浅薄的户外御寒经验[doge]
先说了结论,都说户外生存要贯彻三明治穿衣法,这话没毛病,但打底、中间层和外层的选择太多了,所以这次来说说我是怎么选的。
冬天出去玩,一定先看天气预报。
一是看气温、二是看阴晴,三是看风力,后两者非常关键。
这次出发内蒙,先分析了天气情况,当地气温-11到-25度左右,天气晴,但有4-5级大风,体感温度这么一算,估计要跌到-20到-30度了。
由于有大量的户外活动,且要出镜,穿着要兼顾防风、灵活和风格,所以选了鸟的硬壳(Alpha SV上装和Beta裤子)+ ROA的低帮户外鞋。
里面套了Patagonia的R1抓绒和800蓬的Mountain Hardware鬼语者轻量羽绒,打底是icebreaker的羊毛混纺长袖。
大风下的实际体感,硬壳覆盖的区域基本没有任何问题,但一开始,耳朵和手确实有点麻[笑cry]
没辙,为了出镜,牺牲了一些关键部位的温度。
后来冻得不行,用一副羊毛围脖做成脖套,耳朵和半张脸能在寒风中苟且一下,问题勉强解决。
手确实没啥办法,厚手套保暖,但操作不了设备和触屏,带了一副鸟的薄抓绒和Goldwin的超厚款,因为拍摄需要后者基本就没上过手。
图7这种重型羽绒服也带了,作为保命备用品。
这套装备用下来,感觉中间层可以换蓬松度低一些,但是充绒量足够的羽绒内胆,甚至是棉服。
因为羽绒服内穿,会影响其蓬松度,并且硬壳会阻碍水汽蒸发的效率,高蓬松度的羽绒一旦受潮,保暖性就大减。
再说说气温和体感温度的差异~
之前去哈尔滨、海拉尔,虽然白天表显气温也是-20度,但无风+干燥+阳光好,体感温度可以到-5度左右,再加上室内温度高,这时图8、图9的薄衣+厚羽绒服,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恶劣天气下的高强度户外活动,可以选防风外壳+薄羽绒/棉服/厚抓绒+羊毛速干衣。
好天气下,城市或自驾环境下的短时户外活动,可以选厚羽绒+薄抓绒/厚软壳+速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