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姜维11次北伐胜多败少,为何徒劳无功? 年轻的时候读三国,以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找到了接班人姜维,于是悉心培养,在他去世之后,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兴兵伐魏。 其实,后来姜维一直受到诸多掣肘,缚手缚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理国事的是蒋琬;中间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才是姜维。蒋琬、费祎都不甚支持出兵伐魏。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四年后,姜维才多次率领偏师西进。 其实这段时间里,魏国内部曹爽与司马懿争权。曹爽死后,不时有地方大员公开反对司马氏,正是伐魏的好时机。 姜维多次想大举兴兵,费祎总限制他,不肯多给他钱粮兵马。费祎死后,姜维做事才得以放开些手脚。虽然11次北伐总体上胜多败少,然而终究兵力单薄,对魏国未造成实质性伤害,反而自身国力日趋疲敝。 当时有很多反对姜维兴兵的人,特别是后期掌权的宦官黄皓,时常使小动作破坏姜维的北伐大计,令人痛恨至极。 后来读史的人,也有不少人将蜀汉的亡国归咎于后期姜维的用兵,其实并不尽然。 当时魏蜀二国,国力相差悬殊。蜀汉的人口和经济形势,是很难支持的。蜀汉既无退守的余地,就只能进攻,以攻为守。先前诸葛亮的不断出兵,也正是为此。 大家怎么看?
三国时代姜维11次北伐胜多败少,为何徒劳无功? 年轻的时候读三国,以为诸葛亮第
伟康爱随笔
2024-12-22 08:03:48
0
阅读:51
小顾
根本狗屁不通,真正掣肘姜维的是荆襄集团,典型代表人物…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