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觉思维:如此处理“烦躁”才正确! 枯燥无味的日常事务,总是让人烦躁不堪,那我

丁丁聊社会趣事 2024-12-21 20:52:24

反直觉思维:如此处理“烦躁”才正确! 枯燥无味的日常事务,总是让人烦躁不堪,那我们如何才能逃离这种烦躁呢? 这还用想?赶紧先放下乏味事务,打两把游戏再说! 这是我们通常应对烦躁的基本策略,殊不知,这一看似合理的方法,反而是助长烦躁! 先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 被试分为两组,一组间断地听噪音,另一组持续听,两组听噪音的总时长相等。 结束之后,再分别让两组被试听一段5s长的该噪音,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那些持续听噪音的被试,对最后听的5s噪音的评价是“不过尔尔”,而那先间断听噪音的被试对最后5s噪音的反应是捶胸顿足,只差破口大骂。 真是一个反直觉现象!逃离烦躁的不二法门恰恰是忍受烦躁!持续被噪音的折磨,到最后反而对噪音免疫。 其实,实验的背后,恰恰是人们的“适应性”从中作梗。 人们拥有惊人的适应天赋,而我们往往低估这种天赋。 无论是面对痛苦还是幸福,我们都能比自己预想的更快适应。 新买一辆车,短暂的兴奋后就不香了;曾经痛彻心扉的分手,现在不过是云淡风轻。 正因为不正视自己的适应天赋,才让我们经常犯下低级错误。 烦躁来袭时,我们更应该坚持,因为强大的适应能力会让我们对其免疫。 类似的,要维持兴奋,我们不应一站到底,而是要适当间断。所谓小别胜新婚也是这个道理,趁激情还未冷却,短暂的分离再聚,会迎回新婚之夜的悸动。 总之,如果想要逃离痛苦,我们应该在痛苦中坚持不懈;如果要维持幸福,我们却应短暂逃离。

0 阅读:5
丁丁聊社会趣事

丁丁聊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