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到了一辆AMG A35。
挺遗憾的,在我手上我都没给大家拍过视频,那我就借着文字给大家抒发一下情感。希望能帮到喜欢运动车或者小钢炮的朋友。
虽然和我以前那辆的颜色不同,但是依然让我想起了和它在一起的日子。
它的外观因为底盘的极致降低变得真心好看。当然,高配A级的环式示宽灯也让它有一种“眼露凶光”的感觉。
A35可以选外观的运动套件,有风刀和尾翼,轮圈也有全黑和外圈银色内黑的配色。但是,我强烈推荐我的那个多辐条的银色版本的轮圈(C coupe和S级也有的那个轮圈,只不过它们的轮圈尺寸更大)+原始外观。
因为在我心中,小钢炮的原则是扮猪吃老虎,就是看似忠厚老实,实则虎狼之词。
车内部分对我来讲惊喜更多,四点:
1、我没想到氛围灯这么浓墨重彩,几乎是小车里无敌的存在;
2、我没想到智能车机真的能用,语音能完成一些基础的车控功能,比如导航、空调、开关氛围灯等等,语音识别很准,就是慢;
3、后排空间比想象中好,特别是头部比A35L好太多。讲真,小车的头部空间比腿部空间重要,因为小车如果是轿车造型势必要压低车顶曲线。两侧也会更圆滑;
4、音响比我想象中好,我没选小小柏林,因为普通版本也有低音炮。不过后来明白了原因:车很吵,从发动机到风噪、异响。120km/h的时候准时有“嗖嗖”的漏风声[微笑]。
然后重点来了,动力和操控。
动力部分,306匹的发动机,就算没签名,4.7秒的加速足够你“藐视”路上90%的燃油车了(我怂,不敢把电动车算上。关乎加速,我之前用车载的TrackPace测过,在弹射起步的条件下,基本在4.7左右。而且当冷车时,搂着“-”拨片按下启动键,那个声浪会让我爽。而对于声浪,AMG有个共性,是“车外+车内”,车外是只在运动+模式下,收油会放炮,其他模式没有,没错,外面几乎没声音。但是车内就不一样了,只要踩出降档,车内可嗨了,而且A35要比GLA35模拟的更真,真不少。
夸完了,骂一骂。变速箱挺难受的:冷车的时候,只要我低速收油就能听见“逛荡”的声音,车热了就好了(仪表上的齿轮温度计从来变白就好了)。
在这我要说说它的动力模式。A35是有经济模式的,只不过没有预设出来,我需要在个性化中把动力切换成“简约模式”。即便你用简约模式,他的动力也绝对够用,而且换挡都平顺了。在这个模式下我能跑出百公里7个油。没吹牛,306匹的小钢炮也能跑出7个油。但是我加98号油[微笑](可以加95,后来我加了一大段时间95,没问题的)。
操控部分,A35转向挺舒服的,精准度不输M Power。悬架的侧倾抑制分两个部分,如果你送油让他自己过弯,也挺吓人的,但这个时候我补油,我会觉得有一种轨道车的感觉,爽。
夸完了,骂一骂。这幅底盘太硬了。真的太硬了。在原厂轮胎的前提下(P ZERO专供胎)我给它起名叫“地砖计算器”。它会把我硌疼,真心的。不出意外,意外就该来了:第三年的时候,这套胎,解体了。就裂开了,胎壁和台面分开了……于是我换成了我心心念念的米其林PS4S星标胎。买车的时候我就知道P0和PS4S是随机看运气的,我也一直郁闷没遇到米其林。于是,换完之后,我的车变成了“地缝计算器”。更硬了[允悲]。但是,抓地更好了,噪音也好太多了。总体来讲,米其林绝对更好舒适度这个事,从买菜车升级的钢炮基本都有这个问题,跑车除了赛车版本,基本还是OK的。
所以,舒适度是我最终决心换掉它的原因,三年时光,腰毁了,真的疼。
维修保养方面这个要说一说。
后扩散器我脱掉了两回,一回是被车位限位杆拉下来了,一回是下地库被下坡末端减速带扯下来了,可见底盘低的令人发指。走保险了,要不扩散器3k左右。
刹车,一年半换两对前刹车片,一对1.9k,有点扛不住了,被我换成了2.3k的endless之后,问题解决,效果更好,更耐磨了。
保养,我没花过钱,因为你在4S店里干点啥都送保养,从小到大,买高德地图(没看错,这玩意奔驰收钱,1.8k3年,ps:远程app控车也收费我记得是1k+),买保险也送保养,大小保都送。
总结就是,如果你不是拿A35代步,绝对是个好玩具。但尴尬的是,它是最便宜的AMG,很多还是像我这样的社畜会选它……躲不过。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好腰,请躲开A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