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存储芯片断供潮下,PCB 为何突然 “缺货”?AI 服务器是关键推手

三星、美光暂停 DDR5 合约报价引发的存储芯片荒,正通过 AI 服务器需求链,悄然传导至 PCB 行业。这场关联的核心

三星、美光暂停 DDR5 合约报价引发的存储芯片荒,正通过 AI 服务器需求链,悄然传导至 PCB 行业。这场关联的核心,并非简单的 “芯片涨价带动 PCB 涨价”,而是 AI 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极致需求,倒逼 PCB 技术升级与产能倾斜,而这一切的源头,始终是国内存储芯片供需格局的重构。

AI 服务器的 “吞芯量” 直接改写 PCB 需求逻辑。不同于普通服务器单台仅需 8-16GB DDR5 内存,AI 服务器为支撑大模型训练,单台需搭载 64-128GB DDR5,部分高端机型甚至配备 256GB,存储芯片用量是普通服务器的 8-16 倍。更关键的是,AI 服务器采用多 GPU 架构,需通过 PCB 实现存储芯片与 GPU 的高速互联 —— 传统 4 层 PCB 已无法满足 10Gbps 以上的信号传输需求,必须升级至 8 层以上高多层 PCB,且需采用低损耗覆铜板材料。TrendForce 数据显示,2025 年国内 AI 服务器出货量将突破 150 万台,带动高端 PCB 需求同比增长 85%,这部分需求增量完全由存储芯片的用量激增所驱动。

国内存储芯片的 “补位行动” 进一步强化 PCB 关联。受三星、美光产能向 HBM 倾斜影响,国内服务器厂商开始加速导入长鑫存储 DDR5 产品,2025 年三季度长鑫存储在国内服务器 DDR5 市场的份额已从 15% 提升至 28%。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服务器厂商倾向于选择能与国产存储芯片适配的 PCB 企业,形成 “国产存储 - PCB” 配套体系。这种适配并非简单的兼容,而是需要 PCB 企业针对国产 DDR5 的信号特性调整布线设计 —— 例如,长鑫存储 DDR5 的时序控制参数与三星存在差异,PCB 需优化阻抗匹配,这直接推动国内 PCB 企业投入千万级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部分企业的高端 PCB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60%。

存储芯片的 “结构性短缺” 还引发 PCB 产能错配。当前存储芯片短缺集中在 DDR5,而 DDR4 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这导致 PCB 行业出现 “高端忙、低端闲” 的局面:能生产 8 层以上 DDR5 配套 PCB 的产能利用率达 92%,交货周期从 4 周延长至 8 周;而生产 DDR4 配套 PCB 的产能利用率仅 55%,部分生产线甚至处于半停工状态。这种分化的根源,仍是存储芯片的技术迭代节奏 —— 国内 DDR5 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25% 跃升至 2025 年的 58%,PCB 行业必须跟着存储芯片的迭代步伐调整产能结构,否则便会陷入 “有订单接不了、有产能用不上” 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 “阶段性”。若未来长鑫存储 DDR5 产能进一步释放,存储芯片供需缓解,PCB 的高端产能压力或随之减轻。但短期内,只要 AI 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仍在增长,PCB 行业的 “高端化倾斜” 就不会停止,而这一切的核心变量,始终是国内存储芯片的产能与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