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鸡汤并非人人适宜】 中医养生说 国医的精诚力量 从 冬至 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一提起数九,“三九四九冰上走”,说明天气非常寒冷,中医学认为冬令宜闭藏,所以提倡冬季进补。在遵循起居变化的同时,配合食物、药物的调理,来年身体会更加强壮,所以很多地方有“一九一只鸡”的进补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补鸡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哪些人群不太适宜进补鸡汤。
●胃酸过多者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病史,常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而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故此类患者不宜喝鸡汤。
●肾功能不全者:此类患者多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等病史,鸡汤中含有小分子蛋白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及时处理,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容易加重病情。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因鸡汤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待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胆固醇进一步升高,从而沉积在血管内膜,引起或加重血管粥样硬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难以控制。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食鸡或鸡汤,易导致胆囊收缩剧烈,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管炎、甚至急性胰腺炎等急性病症。 中医 多认为胆道感染多属热(湿),鸡性偏温,此时食之,犹如火上浇油。
●脾胃虚弱者:脾胃虚弱者往往消化力较弱,吃得油腻些便易感觉胃胀、肠鸣、作堵,甚则腹痛腹泻。而鸡肉中蛋白质丰富,鸡汤中油脂含量亦较高,在脾胃虚弱症状未改善前,如果用鸡汤盲目进补,反而不能消化吸收,有“虚不受补”之嫌。
●湿热、痰湿体质者:此类人群往往湿邪偏重,可见肥胖、困倦、乏力、舌苔黄厚而腻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滑腻。鸡汤性偏温热,厚腻滋补,如果该类人群再多喝鸡汤,更容易酿热助湿生痰,那便犯了“虚虚实实”之戒。(来源: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 郭灵龙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