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收到短信,竞拍成功了,再一看竞拍价格:30万!女子:后面几次钱都不是我出的!商家:怎么证明? 信源:都市报道《汽车1元起拍30万成交,竞价有猫腻?“没打开软件 怎么就显示我拍成功了”》 杨女士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生活简单而平凡。一天,闲暇时她无意间打开了某个拍卖平台,看到一辆她非常喜欢的车以1元起拍。 这辆车在她心里早已种下了种草的种子,但由于价格太高,她从未敢尝试过竞拍。今天,她突发奇想,心血来潮地注册了一个账号,参与了这场拍卖。 拍卖一开始,杨女士看着起拍价不断攀升,心里觉得这不过是个玩笑。她并没有真正准备要出价,也没打算买车,只是出于好奇,看着其他竞拍者的出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拍卖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出价数字节节攀升,竞争也愈加激烈。杨女士在心里想,既然大家都在竞拍,那我也跟着凑个热闹,看看能不能抢个便宜。 她轻轻地点击了一个按钮,系统提示她“出价成功”,她心里暗自偷笑:大概这价格马上就被别人超越,自己也不会因此买下这辆车吧。 接下来,她并没有特别关注,继续浏览起其他商品,时不时看一下拍卖平台的页面,心想只要不超过自己承受的范围,就不算亏。 第二天,杨女士在早晨起床时收到了平台的短信通知,内容十分简洁明了:“恭喜您,您已成功竞拍了该商品,请尽快付款。” 她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自己昨晚确实竞拍了,但没想过会成功。她迅速打开了平台,看到车的价格竟然高达30万元,心里顿时有些慌了,想着自己可能是出了什么问题。 她马上拨打了客服热线,电话里工作人员的语气显得非常冷淡和不耐烦。“您竞拍成功了,说明您已同意购买此车,快点付款吧。” 客服人员根本没有任何表示歉意的语气,反而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杨女士急忙解释,她根本没有出过那么高的价格,自己也没准备买这辆车。 然而,商家表示,“怎么证明?我们的系统显示您已成功竞拍了,您需要支付费用,否则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杨女士顿时感到愤怒和无助,自己明明没有出那么高的价格,怎么会突然拍到一辆价值30万的车? “我根本没出那么多钱,后面几次的加价都不是我出的!请你们查清楚!” 杨女士愤怒地质问道,但对方依然不以为然,态度冷漠:“系统显示是您的账号竞拍成功的,所有责任都由您承担。我们不会随便用别人账号去恶意加价。” 面对商家的态度,杨女士的怒气越来越大。她心里有一个怀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恶意的竞拍行为。 为了弄清楚真相,杨女士决定通过家中的监控来找出证据。她回到家后,迅速调出了家里的监控录像,查看了前晚自己在家的情况。 监控视频清晰地显示,在竞拍的时间段内,杨女士根本没有在手机上操作。她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并且全程没有接触手机。 显然,自己的手机并没有被用来进行竞拍或者加价。她感到非常震惊,心里更加确认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我家里有监控录像,显示我根本没有玩手机,更没有出价。你们可以查一下我是否是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竞拍的。”杨女士再次拨打了客服热线,向他们提出了这个新的证据。 然而,商家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他们没有接受杨女士的监控证据,反而要求她按照规定支付9000元的违约金,或者按竞拍价格购买这辆车。 杨女士几乎崩溃,她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什么要承担这种莫名其妙的责任? 杨女士感到非常无奈,她决定将这件事转发到网上,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没过多久,杨女士的经历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网友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人认为杨女士可能是系统出现了问题,也有的人怀疑商家利用漏洞进行恶意加价。 大家纷纷猜测,是否存在幕后操控,甚至有人怀疑商家故意设置低价拍卖来吸引竞拍者,再在后续环节加价,诱导顾客最终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 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件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一些法律专家和网络安全专家也参与其中,指出拍卖平台的管理存在明显漏洞。 专家们表示,如果平台不能有效保证拍卖的公平性,并且没有完善的追踪和管理系统,那就容易发生类似杨女士这样的情况。 商家如果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竞拍过程中的加价并非来自外部干预,那就很难说服消费者接受不合理的费用。
2023年一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
凌统看趣
2024-12-20 15:50:46
0
阅读:1006
大足球数据分析
最好起诉到法院!
泰山
报警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