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是法国《小报》1911年2月5日的封面,名字叫《剪辫大会》,法语配文是“中国

沁说 2024-12-20 08:28:48

图一是法国《小报》1911年2月5日的封面,名字叫《剪辫大会》,法语配文是“中国的现代化:在上海,一些中国人当众祭出了他们的辫子。”你品品这个“祭”字,多壮烈,带着不经意的嘲讽。

这幅画描绘的可能是1911年1月15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剪辫大会”。那天张园搭建了12个作为“剪辫处”的高台,为愿意的民众免费剪辫子,有4万多人聚集于此看热闹。

看图中人,高台正中的人一脸放松地给理发师剪辫子;另一位刚被剪了辫子,一脸疑惑地摸着自己的后脑勺,理发师拎着那根辫子向观众展示;右下角穿蓝西服外套的男子,刚刚剪去辫,看起来神情沮丧;而左下角穿着清朝官袍的老人,正举起双手逃离现场……

一张图反映出当时的民众对于剪辫子的态度:有自愿的、有跟潮流的、有被迫的,还有反对的。

在西方人眼里,清朝人脑后的辫子,不仅丑还不卫生,男人留那么长的辫子不好梳洗,难免生虱子,是不文明的落后象征。他们嘲笑说那东西是pig tail(猪尾巴),是劣等人的形象。

当时租界里的红头阿三抓中国人,都是揪住辫子一抓一串,在大街上遛着走,那屈辱感刺激着所有来过上海的国人的神经。

因此一些思想先觉醒的,强烈要求剪去这被“满族奴役的标记”,民国政府会在街头设一些剪辫子的士兵,截住过路男子强行剪去他们无比重视的辫子。(图二)

因为清朝皇帝盯紧人们脑后的辫子(毕竟是臣服的象征),导致不少老百姓对辫子非常敬畏,认为是身体缺一不可的一部分。像《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的老婆见夫君没了辫子而寻死觅活的,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西北军阀冯玉祥回忆,当初他的军队里许多士兵剪辫子时都是痛哭不已,而且都把剪下来的辫子包好收藏起来。那情状,就跟做太监的人,哭着保留好自己那根剪下来的宝贝似的。

辫子被强行剪掉的农民,都会大哭不止,跪求把剪下来的辫子还给他,他带回家去放起来。乡下人倒没什么高尚的思想,完全因为习惯了,辫子丢了跟老传统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丑”!

辫子的退场是从清王朝向共和过渡的象征性叙事,看似荒诞,其实具有很严肃的历史意义。

0 阅读:39
沁说

沁说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