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小谷(化名)开始在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实习,试用期为三个月,合同上明确规定,他应在10月14日转正。但到了这个日期,公司却告诉他,转正要延后。 小谷本来也没多想,表示同意了。然而,接下来的一连串事情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公司不仅延迟了他的转正,还给他开了个问责会议,要求他为公司的损失赔偿近百万。小谷一听,吓得赶紧办了离职手续。离职后,他本以为能好聚好散,谁知公司却不给他开离职证明,也没支付他应得的一个月工资。问题到底出在哪? 事情要从一次公司内部的会议说起。那时,老板正对着全体员工讲话,忽然,他注意到小谷背后的同事没怎么专心听,老板便顺口说了一句:“那个戴眼镜的,请认真一点。”因为老板和小谷正好对视,而小谷确实戴着眼镜,这让他觉得老板是在针对自己。年纪轻气盛的他没忍住,直接回了一句:“我在认真听!”这一句话,瞬间让气氛变得非常尴尬。接着,小谷就收到了通知,说他的转正将被延后。 小谷觉得,这一切都和那次会上的争执有关。他认为,老板是在因为他当场“顶撞”了自己,才做出这么一个决定。尽管他心里有些不甘,还是决定接受公司的安排,继续待下去。 在延迟转正的这段时间,事情又发生了变化。公司老板要求小谷周末加班,处理一些测试工作。小谷做的是前端开发,对测试不太懂,表达了自己不敢承担这项任务的意愿。可老板并没理会他,仍然要求他加班。为了应付紧急的客户演示,老板坚持让他做。结果,到了周一,项目演示时出现了bug,客户非常生气,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老板显然不满,认为小谷应该为这次问题承担60%到70%的责任。于是,他再次召开了问责会议。小谷在会上情绪激动,直接回敬老板:“早就看你不顺眼了,我不干了!”说完,便丢下公司,自己离开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小谷收到了公司寄来的律师函。公司要求他签署一份承诺书,如果公司信息泄露,他要承担法律责任。小谷心里一顿怒火。已经离职的他,不仅没拿到离职证明和工资,还被要求签署这种承诺书。他无奈地向媒体反映了这件事。 记者介入后,事情的真相似乎和小谷说的有所不同。公司老板表示,虽然小谷的测试工作出了问题,导致演示失败,但公司没有要求他赔偿近百万的损失。老板说,被小谷影响的项目价值大约200万到300万,公司将自己承担这些损失,和小谷没有关系。 至于不给小谷开离职证明和支付工资,老板也解释了原因。原来,小谷在入职时并没有签署公司的保密协议。HR给小谷提供了多份文件,包括保密协议。小谷签了自己那份,但公司那份他没有签字。老板表示,只有在入职前签署的保密协议才有效,所以在这之前,必须要求小谷签个承诺书才行。 除了这个问题,老板还提到,小谷离职时没有进行必要的交接手续,也没有将电脑里的公司资料交回。考虑到公司曾有离职员工带走机密信息,老板对小谷的离职处理感到不安。因此,他坚持要求小谷签署承诺书,这样才能确保公司资料的安全,并立即支付工资和开具离职证明。 小谷坚持不签承诺书,双方的矛盾愈加激烈。如今,双方已经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这起纠纷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公司已经给小谷留了台阶,给他机会解决问题,他却不肯低头,可能背后另有隐情。也有网友认为,小谷的做法有些过分,老板以后恐怕不会再愿意用这样不配合的员工了。 小谷的这次经历也暴露了公司的管理漏洞。无论如何,双方的纷争最终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小谷若想在行业里长远发展,也许得在处理职场关系时多留点余地。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2024年7月,小谷(化名)开始在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实习,试用期为三个月,合同上明
二哈说事
2024-12-19 18:49: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