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纪乐评
终于带来了新专辑的第一首歌,《十分钟》,在我看来,毫无疑问,她在音乐中继续进行着强烈的「自我表达」,可以看作是在五年前的《?》专辑中,她在正视并完成了“我”的欲望与诉求,并进行深刻探讨之后,这一次,她更进一步,将深刻观察与自省的角度,更多投射向了「人群」,「我们」。
我记得几年前在音综上就和Angela讨论过她的新专辑进度,她说一直在思考着,这时代,歌手继续推出完整专辑的意义,毕竟好像已然全面进入了一个单曲化、碎片化的时代?但是,我相信如她这样的歌手啊,不可能不执着于「专辑」的珍贵,她一定在积累着一次厚积薄发的回归,因为音乐之于“张韶涵”,就像是她的人生自传,她愿意也渴望着,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历程,投射其中,分享给听者,一如最初少年时的她和我们,对未来有太多期待,在长大后也必须面对现实,一步步强大起来。
「可怜人有可恨之处,总有评判角度」。
第一首《十分钟》,张韶涵将主题定位为“无界的表达”,即网络暴力,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太阳之下并无新事,况且当下的我们,更需要一种振聋发聩的面对与探讨,而这首《十分钟》并不迷信什么大牌阵容,词曲作者都是非常年轻的作者,带着初生牛犊的锐利,制作人则由张韶涵自己和杨钧尧共同担任,在流行摇滚混搭说唱的曲风下,带来了一场我们由外向内,审视与思考的听觉风暴。
是的,面对可怖的“网暴”,我惊叹Angela愿意掀起一场风暴般的对抗——
“一分钟 成功发送 三分钟 视觉监控
五分钟 顺势煽动 七分钟 账号快速清空
两分钟 回复匆匆 四分钟 引战操纵
六分钟 做哑装聋 八分钟
笑看舆论失控 十分钟 作案成功”
这样的歌词真是大胆,也痛快!将键盘侠们如同暗夜爬虫,却无所顾忌地释放恶意的“作案过程”直接一针见血地戳破,洞穿!在唱腔演绎和制作思路上,张韶涵也充分发挥了她在上张专辑还有天赐声音一系列舞台贯穿而来的“暗黑美学”,即:越是黑暗迷离的氛围里,越是追求单纯灿烂的纯白。
于是,从汩汩流淌的阴冷钢琴声响起,张韶涵戏剧化唱腔的主歌吟唱,到第一声鼓点重击,一场场密不透风的网暴攻击开始了,但是,反击与抗争也随之发生,决不会随波逐流!从更浓重的中低音主歌转换,到音色更为粗粝的急速说唱,再到张力越来越强大的强硬表达,直到最后一句突然转为空灵缥缈的“十分钟 作案成功”,仿佛是带着悲悯的旁观者视角,也让我们对于人性之恶带来的种种恶果,有了更多悲凉和悚然的警惕感……整首歌,张韶涵放弃了常规所谓“讨好”的听觉感受,用直抵人心却又丰富多变的诠释方式,以3分13秒的《十分钟》,将“十分钟”所代表有可能产生一系列无可挽回的连锁反应,进行批判,更是提醒,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也不要成为加害者。
听着歌,我想起之前Angela在接受《人物》访谈时说的,“「张韶涵」不是名字,而是一种形容,一种态度,代表了她一路以来对很多事情的不妥协,「当年,我若是妥协了,当时公司逼着我去跟所有的媒体道歉,如果我去道歉,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张韶涵。名字不重要,因为我们死了什么都没有,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在别人心里留下了什么」。”
歌手张韶涵,不是一个美好却轻飘的符号而已,她用音乐传递着她感同身受的人生观,也是一份难得的,强大的,责任感,我期待着,《十分钟》之后,我们一起用更加耐心和认真的态度,看在乐坛沉浮二十年的张韶涵,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