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河北大地震中,看守所也塌了,200 多名囚犯跑了出来。然而他们却选择了救人。就这样,112 条生命被他们拯救,直到最后,都没有一个人趁乱逃跑。 信息来源:唐山大地震 看守所在押犯积极救人无一逃逸-凤凰网。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沉睡在夏夜的宁静中。然而,这片土地却在刹那间被一场7.8级的大地震撕裂,钢筋水泥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 无数的建筑顷刻间倒塌,24万生命在地震的咆哮中逝去,空气中弥漫着灰尘、血腥与哭喊。 在唐山市中心的一座监狱里,关押着上百名囚犯,他们正在牢房中熟睡。地震的巨响唤醒了他们,牢房的墙壁开始剧烈摇晃,天花板碎裂,铁门变形。 一阵剧烈的震动后,监狱倒塌了一半,厚重的墙砖掩埋了部分牢房,剩下的牢房也被困在坍塌的建筑废墟中。 当监狱的看守警员终于从瓦砾堆中爬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幸存的囚犯们已经自己撬开了部分铁门,试图逃离。 然而,没有一个人真正逃跑。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在彼此帮助,扶起受伤的同伴,有的用手拼命挖掘埋在废墟中的看守员。 42岁的王志国,是一名囚犯。他从震后的废墟中爬出,身上满是灰尘和血迹。他本能地想跑,却发现脚步被某种力量拖住。 他看见,身旁的看守老赵被一块墙砖压住了腿,血流不止。王志国咬咬牙,冲上去用力搬开砖块,将老赵从废墟中拉了出来。 “老赵,别死!”王志国喘着粗气,身后的废墟中不断传来呻吟声。他心想,自己不能就这样跑了。 不远处,曾因故意伤害被判刑的青年张建国正在用手掘开瓦砾,试图找到被掩埋的狱友。他的指甲已经翻开,血肉模糊,但他依旧坚持不懈。 另一侧,王春喜,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与几个幸存的同伴将铁床当作杠杆,试图撬开压在三名看守员身上的水泥板。 “再用点力!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死了!”王春喜大喊,汗水和血水混合从脸上滴落。他们成功了,三名看守被救了出来。 震后,唐山市的交通几乎完全中断,外界的救援队伍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幸存的狱警和囚犯们成了彼此唯一的救援力量。 囚犯们主动请求加入救援队伍。尽管起初有狱警怀疑他们是否会趁机逃跑,但囚犯们的行动迅速打消了这些疑虑。 他们将监狱破损的铁床、门板、木棍收集起来,制作成简易的担架;将监狱食堂中的少量存粮分发给受伤的人;甚至将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条,为伤者包扎伤口。 “我们不能等死!”囚犯王志国召集了十几个同伴,沿着废墟中的裂缝寻找被埋的幸存者。他们听到哭声就冲过去,用双手挖开砖块,用身体护住那些孩子和老人。 他们找到了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小女孩脸色苍白,几乎没有力气哭喊。王志国和张建国轮流用肩膀扛起楼板,将小女孩从废墟中拉了出来。 在这场生死考验中,囚犯们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团结与无私。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罪行,忘记了对自由的渴望,只想着尽一切可能拯救生命。 王春喜背着一个被震断了双腿的狱警,在废墟中跋涉了三公里,最终将他送到一个临时医疗点。他的脚掌在瓦砾上磨出了血泡,却一句怨言也没有。 张建国挖掘废墟时,被一块水泥板砸中了腰部,痛得直不起身,却坚持救出了五个人。他对身旁的囚犯说:“我们活着就是希望,救一个是一个!” 几天后,第一批外来的救援队伍终于到达唐山。当他们得知监狱囚犯参与救援的壮举时,感到无比震撼。 监狱长眼含热泪,对这些囚犯说道:“你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悔过。” 震后一个月,这些囚犯的事迹被上报到中央,相关部门决定对参与救援的囚犯给予减刑或特赦。
1976年,河北大地震中,看守所也塌了,200多名囚犯跑了出来。然而他们却选择
凌统看趣
2024-12-17 11:49:5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