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什么和怎么拍』
最近我的摄影审美漫谈系列直播已经播了七八场,每场介绍一位我喜欢的摄影师,虽然这些摄影师风格差异很大。但我的介绍总是围绕一个核心来聊,也就是我自己对摄影的理解,非常肤浅但也比较容易被听懂:
所谓摄影其实就是两件事:拍什么和怎么拍。
通常老百姓最关心拍什么。
比如自己的孩子啦,婚礼啦,旅游啦,美食自拍之类的。正应了八老师对摄影最直接的认知。人们通常最感兴趣的照片不是世界名作,而是跟自己有关的照片。
不信你拿一张大合影看,是不是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在哪。再想想看,一张明星单独的照片和一张你和明星的合影,那个对你更有意义?
拍什么确定之后,才是怎么拍。你家孩子满月了,你可以自己拍一张纪念,也可以抱去照相馆。同样的内容,为啥要去照相馆?因为你拍和摄影师拍,区别就是所谓的怎么拍。
做为微博影像年的评委,我看投稿作品也是这个逻辑。
借刚刚出炉的小米年度影像大赛作品来聊几句吧。
先看图一这个单副金奖,放完鞭炮的烟雾中阳光洒下来,有个人影正好在光柱中,多么完美的瞬间。
如果从拍什么这个角度看,这个瞬间平淡无奇。放鞭炮吗,太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就事件本身看并没什么特殊之处,所以这幅作品胜在怎么拍上。摄影师把握好了拍摄机会,色调氛围人物光线在一瞬间恰到好处,也很难复制,所以会受到评委青睐。
到了银奖就有意思了,图二是单幅银奖,打桩的人给自己搞了个蚊帐,避免长时间站桩时被蚊虫干扰。看起来这个就是拍什么的范畴,因为拍摄技巧很简单,画质也普通,可这个场景不多见,是个非常有趣的画面。可如果你深究,摄影师的优秀之处在于,他没有盯死了这一个人,(通常没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就会使劲拍这个一个吸引自己的主体),而是放入了没有蚊帐的站桩者做对比。这就是怎么拍,很显然,怎么拍再次占据上风,有设计有想法才让作品能展现更多可能性。
再看银奖另外一幅作品,图三是个晾床单的瞬间,人物被光线映射到床单上,有了一个剪影。如果单讲拍什么,这个画面本质上也没有特殊之处,所以怎么拍成了获奖的绝对要素。
最后看图四,换成我会高票投这一张,骆驼看着图板上的沙漠,形成了寓意复杂的画面。这张作品更接近我心目中对摄影的理解,摄影是对现实世界的另外一种解构,是摄影师在客观世界中呈现主观思考的过程。在现实世界里这一幕毫无意义,只是被用来拍照的骆驼头部朝向了背景板而已,但图片捕捉到的这个瞬间会让人产生海市蜃楼般的想象,似乎骆驼在怀念自己本该自由生活的环境。
这就是用怎么拍创作出了拍什么,这一类创作方式更“摄影”,因为摄影师所构建的是自己脑海中的世界,超现实,足以突破真实世界给摄影的限制(相比绘画的自由度),让摄影从记录行为(单纯考虑拍什么)脱离开了,成为非常独立且主观的艺术形式。
很显然小米摄影大赛更偏重于“摄影”,或者说非常偏重于“艺术”,越来越成为摄影师而不是普通人的表演舞台。这应该是品牌更乐意看到的结果,但对我来说,怎么拍从来都不是新鲜事,那是我天天研究的内容。真正能打动我的,反倒是拍什么。因为职业摄影师或者艺术家所能覆盖的人类样本太少了,手机摄影普及后,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更不常见,或者说不是亲历者根本就无法见识的世界。
我所期待的,是见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也许唯有手机能够帮我们触及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