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强烈建议挖掘万历皇帝陵墓,国家思索一番同意,可打开陵墓中的棺材后,万历皇帝的龙袍遇见空气之后迅速氧化、变黑,其余珍贵文物也在一定程度受到损害,自此之后,国家再也没有主动发掘帝王墓。 信息来源:央视网--《发掘帝陵争论持续50年 定陵打开后万历尸骨被焚 》2006.10.26 考古,这行当听着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和老祖宗的遗产打交道。可怎么打交道,学问就大了。挖出来研究?还是原地保护?这问题,在1956年的定陵发掘事件中,炸开了锅。 陈淳先生,考古圈里的大佬,一针见血地指出,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破坏。挖,是为了研究,可挖的过程中,文物损坏了怎么办?“抢救性发掘”这词,听着冠冕堂皇,可实际上,有多少是真抢救,多少是打着抢救的旗号合法破坏?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就像医生治病,下手重了轻了都不行,考古也是一样,得好好掂量掂量。 1956年春天,考古圈发生了一件大事,郭沫若、吴晗两位老先生,拍板要挖明朝的帝王陵墓。这可不是小事,毕竟是老祖宗的陵寝,挖还是不挖,争议很大。最终,他们说服了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先挑个规模小点的练练手,目标锁定在了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定陵。 其实,他们一开始的目标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毕竟朱棣的名气更大,研究价值也更高。但长陵规模太大,当时的考古技术又比较落后,连入口都找不到,只能无奈放弃。相比之下,定陵规模小,保存也相对完好,成了一个“合适”的试点。 万历皇帝的棺椁被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尽管只剩下骸骨,但头骨依旧保存完好,金丝皇冠闪闪发光,周围堆满了织金锦缎,仿佛昔日盛世重现。然而,这惊艳的景象转瞬即逝。接触到空气后,文物迅速碳化、散架、变色,转眼间化为灰烬。刚才还欣喜若狂的考古队员们瞬间懵了,有人大喊“停手”,但已经晚了。郭沫若也傻眼了,赶紧下令封存现场。无数珍宝,就这样永远埋在了地下。 定陵事件给当时的考古界敲响了警钟。国家立刻叫停了所有帝王陵墓的发掘工作,周总理更是下了死命令,十年内不准再动帝王陵。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规定没有足够的技术保障,不准进行大型帝陵发掘,就怕再出现类似的悲剧。 郭沫若、吴晗也因此事饱受争议,有人甚至把他们比作盗墓贼。其实,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好的,想把文物保存下来,顺便修缮一下陵墓,还想找到传说中的《永乐大典》。结果事与愿违,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说到底,还是技术不到位,加上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足。要知道,定陵在历史上已经被破坏过两次了,一次是李自成焚烧,一次是多尔衮破坏,而这次发掘,无疑是最严重的一次。 陈淳先生批评现在有些考古活动,搞得跟挖宝比赛似的,就盯着值钱的文物,而不是踏踏实实做研究。他认为,考古的价值在于研究的深度和水平,而不是挖出了多少宝贝。这就像做科研,不是发了几篇论文就牛,关键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考古是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但文物保护才是这把钥匙的使用说明书。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真正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定陵的教训告诉我们,对待老祖宗的遗产,要心存敬畏,不能只想着挖宝,更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考古工作者的责任,是为后代留下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一堆破烂。 考古,这活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的是如何在保护和研究之间找到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别把老祖宗的东西霍霍了。定陵事件,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它提醒我们,在考古这条路上,要走得稳,走得远,更要走得对。不要让“抢救”变成破坏,不要让“研究”变成盗墓,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对后代最好的交代。
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强烈建议挖掘万历皇帝陵墓,国家思索一番同意,可打开陵墓中
如梦菲记
2024-12-16 14:45: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