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这个观点,10万~20万这个核心价格区间是小米必须要争夺的领域。别看李云飞,王化现在哥们好,等几年后,小米汽车站稳脚跟,一样翻脸不认人,兵戎相见。 小米手机起家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小米一代以极致的性价比在年轻人的市场大杀四方,然后一路高歌猛进,走到全球第三的位置。中间最大的成功,就是小米站稳中端市场以后,开发了红米品牌向下冲击入门级市场,到现在红米品牌在小米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远大于小米品牌。 现在在看小米汽车,打法几乎是如出一辙。小米SU7高颜值,高性能,极致性价比,从年轻人当中突破,实现战略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可以预见的是等小米YU7一定也会大获成功,在20~30万的市场形成强大的品牌势能。 接着,你觉得小米是向上攻击30~50万的市场,还是冲击10~20万的市场呢。雷总的核心理念是顺势而为,这种时候向下走基本上就是躺赢的状态,怎么可能选择逆势向上冲击呢?况且小米还有红米手机的成功经验在前面指导。 更重要的是,小米必然要有自己的智驾系统,那小米车队的规模就是一个数据来源最核心的要素。小米比新势力慢了三年,未来必须要快速增加自己的交付规模才有可能跟上新势力的智驾体验,所以,也只有向下走才能够快速起量,达到扩大车队规模的目的。 最后一点,小米参考的模板是特斯拉,特斯拉就是全力向下冲击的,待解决的只是成本问题。但是雷总显然会比老马更有能力解决成本问题。 我也挺期待看看两年后,雷总真正的选择是什么。
认同这个观点,10万~20万这个核心价格区间是小米必须要争夺的领域。别看李云飞,
米说微科技
2024-12-15 17:35:30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