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学有小学与大学之分,那么什么是小学,什么是大学?它俩是怎么区分的呢?多大读小学,多大读大学? 古代“小学”最初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儿童8岁开始入小学读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小学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师氏/媒氏》提到的“三德”“三行”“六艺““六仪”。 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到了汉代,以小学作为文字训诂之学的专称。 儿童长到15岁,经过前期的小学学习,就要进入下一个大学阶段的学习了!大学阶段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内容。而且四书五经学习的顺序不能颠倒,比如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个顺序! 在学制上,古代的“大学”是指周代学制中的一个阶段,继小学之后。根据《大戴礼记》的记载,古代儿童在八岁时进入小学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等;而十五岁后则进入大学,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
中国古代治学有小学与大学之分,那么什么是小学,什么是大学?它俩是怎么区分的呢?多
蛋黄果情感
2024-12-15 06:45: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