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3岁的于凤至病逝于美国。临终前,她将亿万家产留给了前夫张学良,只有

历史不陌生 2024-12-14 17:40:55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病逝于美国。临终前,她将亿万家产留给了前夫张学良,只有一个遗愿:与他合葬。可张学良获得自由后却说:钱可以收,但合葬就别想了! 出身于辽源州的商贾世家的于凤至,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 她性格温婉娴熟,端庄大方,而且还非常的聪慧。 不过于凤至的命运却因为张学良而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桩包办的婚姻。 当时张作霖看重于家的财富和于凤至本人的贤良淑德,果断为儿子提亲。 而婚后的于凤至,果然没有让张作霖失望,对自己要求颇高的她,在这段婚姻中扮演着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角色。 她知书达礼,对张学良非常关心。 在张学良忙于军事事务和社交应酬时,于凤至总是默默地打理着家中的一切事务。 凭借过人的交际能力和聪慧的头脑,于凤至将张家的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除此外,面对爱好广泛,社交生活丰富的丈夫,于凤至总是给予理解和包容。 比如张学良非常喜欢去娱乐场所,热衷于社交和跳舞,虽然于凤至自己并不喜欢,可是她从来不干涉丈夫。 而且于凤至还先后为张学良生下了三儿一女,完成了为夫家开枝散叶的重任。 按理说他们的婚姻应该美满,但其实,他们的婚姻并非一帆风顺。 作为接受现代思想冲击的年轻人,张学良对这段包办婚姻有着极其复杂的情感。 他敬重于凤至,却难以给予他纯粹的爱情,甚至在婚后还有多位红颜知己。 面对丈夫对感情的不忠,于凤至内心也有过纠结和痛苦。 不过他始终记得公公说的那句:“只要坐稳你的位置,其他的都不要在意!” 所以于凤志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张学良在外面的花花草草,还同意赵一荻留在沈阳。 然而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骤变。 在张学良面临政治抉择和各种困境时,于凤至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 得知丈夫被蒋介石囚禁,于凤至心急如焚。 她放下在国外的孩子,第一时间回到国内。 她四处奔走,试图营救小张学良,她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向各方求助,但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她的努力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而为了陪伴张学良,于凤至甘愿放下养尊处优的生活。 只是命运不由人,三年后,于凤至因身患乳腺癌,不得不去国外治病。 哪曾想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在国外治病期间,于凤至依然没有放弃对张学良的思念和对他的支持。 身体痊愈却没有办法回国的于凤至,为了保证张学良晚年的生活安稳,开始闯入股市和房地产行业。 凭借过人的天赋和眼光,于凤志积累了大量财富,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外,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张学良的自由和未来生活积攒足够的财富。 于凤至的爱是无私的,为了张学良她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铭。 遗憾的是,就在他盼望着和丈夫团圆时,却接到了丈夫的离婚协议书。 尽管悲痛欲绝,可她还是在离婚协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和张学良结束了婚姻关系,可于凤至还一直以张夫人而自居。 1990年,于凤至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此时他的三个儿子都已经离开了人世,身边只有女儿和女婿。 但是于凤至并没有将巨额遗产留给女儿,而是留给了前夫张学良。 于凤至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和张学良合葬,但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 重获自由后,在女儿的陪伴下,张学良来祭拜于凤至。 当看到墓碑上“张于凤至”四个字时,张学良泪如雨下,声音愧疚地说:“大姐,我对不起你!” 可于凤至等到的也只是这一声对不起,最终张学良继承了遗产却选择和赵四小姐合葬。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婚姻是一场传统的包办婚姻,可即便如此,于凤至也愿意为这段婚姻付出所有。 在张学良面临困境时,她不离不弃,她的坚韧、无私和忠诚成为这段婚姻中最耀眼的亮点。 在于凤至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传统女性的伟大和隐忍以及他们无私的付出? 只可惜这样的付出并不值得!

0 阅读:6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