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没有什么门第之见,他常常对女儿李讷说:你以后找对象,就在下面找,找个一般的就好,别找什么高干子弟,风云人物。 李讷比李敏小四岁,1959年李敏结婚时,李讷年龄不算大,可是等到李讷从北京大学毕业时,已经30岁,所以作为父亲的毛泽东犯了愁,当时李敏、毛岸青、刘思齐都已经组建了家庭,就剩李讷了。 不久,毛主席安排李讷去江西的“五七干校”劳动,李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五七干校成为了众多知识青年的汇聚之所,其中有着5000多名满怀理想与迷茫的年轻人。 进贤县,坐落于南昌东南方向约60公里之处,东西铁路如一条纽带贯穿其境内。县域北部,有一汪被大小山麓分隔得形态各异的军马湖,湖水静谧,而中央办公厅开办的“五・七”干校便依湖而建。 这“五・七”干校,实则就是一座农场,其选址乃是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亲自敲定。汪东兴曾在江西任职副省长数载,熟知此地地理环境。 李讷来到此处时,寒尽春来,农场已然开办了一年有余。彼时,山脚与湖岸之间,一片片平整的土地已然呈现,地上麦苗青青,绿意盎然。 李讷被安置在校部院内的一个房间。学员小徐热心地前来帮忙,将她的单间宿舍收拾得整洁有序,摆放好木床、桌、凳后,又依照李讷的要求,在靠床的墙壁上仔细地糊上报纸。 李讷虽独身多年,可以往在家中有姨妈悉心照料,生活琐事从未需自己亲力亲为,没想到来到这里,一个叫小徐的服务员对他很好。小徐是一位年轻且面容姣好的青年,干活时手脚麻利、干净利落。 李讷对小徐的工作成果极为满意,这种满意并非源于上级对下级、主人对仆人的那种优越感,毕竟在“五・七”干校,大家皆为学员,彼此之间并无服务与被服务的必然义务。每当看到小徐因帮自己而累得满面汗渍,李讷内心便会泛起一丝愧疚,不禁询问小徐自己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小徐连忙摆手,连称不过分,直言自己本就是为领导同志服务的,动动手、跑跑腿不过是小事一桩,若有何事需要办理,只管吩咐便是。 去年荒湖滩上一无所有之时,距离插早稻仅剩下3个半月的时间。在究竟是先盖房子还是先搞生产的抉择面前,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为了确保不误农时,能够适时插秧,其他一切工作皆暂时搁置。在那平展展的水田里,一排“五・七”战士正倒退着插秧,李讷与小徐的工作面相互连接。 李讷在劳作过程中,每逢遭遇困难,总能得到小徐的及时援助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之中,两人之间的感情悄然滋生、日益深厚。 据说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特意调阅了小徐的资料,而后说道:“只要两个人有感情基础就好,尊重李讷的意见。”并在一封报告中批示同意。随后,江西的同志们便积极着手为李讷筹备婚事。 婚礼举办得极为简朴,五七干校物资虽不充裕,但也尽力筹备,摆上一桌较为丰盛的菜肴。据说当时毛主席还特意送去了一份礼物,那是一套崭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李讷对这份礼物喜爱有加,将其珍藏许久。 一年之后,李讷诞下一个孩子,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三口,然而生活却并非如人所愿。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讷与小徐之间各自的问题逐渐浮现。主要源于两人文化程度差距较大,观念亦难以契合。李讷闲暇之时,渴望前往井冈山游览,感受那革命圣地的厚重历史与壮丽风光,然而小徐却觉得无非都是爬山,不如去家门口的大山即可。 因性格差异与观念分歧,李讷与小徐之间时常发生争吵,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竟发展到了离婚的地步。 离婚之后,李讷拖着身心俱疲的身躯返回北京,见到了病重的毛主席。可彼时的她未曾料到,仅仅两年之后,父亲便永远地离开了自己。 毛主席逝世后,李讷迁至北京西郊的一个四合院居住。她与儿子以及保姆在此生活,日子过得平淡而质朴,已然趋于平民化。平日里,她拉着板车去买菜,这样的场景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 直至80年代,曾担任毛主席卫士长的李银桥从天津调至北京,他留意到李讷生活的艰难处境,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他将自己的老战友王景清介绍给了李讷。 王景清为人忠厚老实,擅长操持家务,且懂得体贴关怀他人,李讷对其十分满意。 自此,两人结为伴侣。(参考《毛泽东家事》)
毛主席没有什么门第之见,他常常对女儿李讷说:你以后找对象,就在下面找,找个一般的
另子维好故事
2024-12-14 17:39:55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