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经营危机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浪潮中,极越汽车却走向倒闭,看似突然,实则必然。
极越由吉利与百度强强联手于 2021 年 3 月创立,本应前景光明。然而,其从根源便陷入困境。其一,定位混乱,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汽车等概念间徘徊,高端路线下价格与价值失衡,销量不敌小鹏、赛里斯等同价位竞品。其二,合资双方合作貌合神离,吉利未倾尽全力,视其为普通合资项目,不及极氪、领克般珍视;百度亦觉其持续亏损、难有回报,在极越资金链断裂危机关头,双方均未伸援手,致其孤立无援、自生自灭。
更致命的是产品的反人类设计,严重背离消费者需求。中控屏换挡替代实体档杆,操作不便且系统故障时换挡无保障,令驾驶充满隐患;创新 9 种开门法却摒弃实体门把手,语音开门噱头大于实用,低温测试也难消安全顾虑,用户体验糟糕透顶。在新能源汽车激烈角逐中,创新当以人为本、立足交通本质。
如果极越汽车走向倒闭,受伤最深的并非用户和员工,而是经销商与供应商群体。极越售出 1.4 万余辆车,即便破产,或会留团队保障车主权益,员工的社保与工资赔偿因股东结构简单且口碑佳,也有望妥善解决。但经销商们在大型商场租赁店面并装修,前期投入百万之巨,如今可能血本无归。供应商方面,由于汽车行业结算特性,尾款常需隔季或跨年才结算,许多货款尚未收回。在这场风波中,经销商和供应商成为了最受伤的角色,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