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能打败你的从来不是贫穷

雨安聊文学 2024-12-13 15:50:38
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从小家境贫寒,14岁辍学打工,饱尝人间疾苦。 后来,她发奋自学,考进大学学习写作。受作家左拉的影响,她也梦想“养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 1943年出版的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正是源于她的成长经历。小说多次入选美国中学课本,改编的电影《天堂树》,曾获奥斯卡奖。 作者用温暖朴实的文字,讲述了贫民区女孩弗兰茜及其家人砥砺成长的故事。他们深陷贫穷,却像那棵在水泥地上挺拔傲放的天堂树一样,顽强扎根,向阳生长。 这本书畅销了半个多世纪,读完我想说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那是年轻帅气的爸爸乔尼,在酒吧当陪唱侍者,朝不保夕,还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但是,爸爸始终干净整洁,廉价的衣服熨得平平整整,脚上的皮鞋擦得一尘不染。他每天晚上唱着歌回家,带着晚会剩下的糖果零食,把欢乐也带回了家。他亲昵地称弗兰茜为小歌后,是她最忠实的倾听者,帮她将一切烦恼都赶跑。所以弗兰西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可就是这个好爸爸却在弗兰茜14岁时,因长期酗酒,导致肺炎去世。 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她却意外地收到了爸爸临终前安排的鲜花和卡片,落款处写着“爱你的爸爸”。读到这里,我泪流满面——爸爸乔尼未能帮助解决家庭的物质之忧,但是他穷困却不潦倒,始终风度翩翩,善良有爱。所以这是一本让人看了会哭也会笑的书,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阅读此书你常常会忘了他们生活的布鲁克林区是个贫民区,你只会感受到这是个勤劳有趣、相亲相爱又命运多舛的大家庭,他们展现的是美国上个世纪初大多数移民在贫穷的物质条件下努力生存的侧影,他们深陷贫穷,却像那棵在水泥地上挺拔傲放的天堂树一样,顽强扎根,向阳生长。小说在最后才点题这棵树,一棵树的成长与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家庭的成长是多么的契合呀! 同样有爱的是作者的妈妈,美丽坚韧的凯蒂,正是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才撑起了这棵“树”:即使粗茶淡饭,布衣素食,也不妨碍一家人其乐融融,爱意满满。 席慕蓉曾说:“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 如果你从小到大很少感受到过爱带来的疗愈,请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