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张本政:给日本捐款74万送40架战斗机,获天皇接见,86岁时终被枪毙 1865年,张本政出生于大连的一个贫寒农民家庭,幼时家里连糊口都成问题。 他只读了四年私塾,就开始在田里干活,勉强维持生活。 但张本政不甘心,他觉得自己不是耕田种地的料,注定要在“更大的地方”闯出一片天地。 他年轻时做过杂货商,也当过佃农,可惜生意屡屡失败。他不是缺本钱,而是太过冒进,总想着一步登天。 正是这股野心,让他在甲午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机会”,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打响,张本政趁乱投靠了日本特务高桥。他开始为日军提供清军的情报,什么布防、军备,甚至士兵的家底,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据说,正是张本政的精准情报,帮助日军攻陷了旅顺,随后惨无人道地屠杀了2万余名中国人。 旅顺屠杀后,张本政不仅没有愧疚,反而从日本军方那里得到了大笔赏金。 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商行,还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政记公司”,垄断了大连的航运和油坊生意。 他不仅成了日军的眼线,还成了“资金池”。只要日本人需要,他就毫不犹豫地掏腰包。 抗战期间,张本政的汉奸事业达到了巅峰。他向日军捐赠了74万元,以及40架战斗机和32艘轮船。 这些资源被日军用来运输军火、打压抗日势力,可以说是直接助推了日本侵华战争。 张本政的慷慨,让他成了日本高层的座上宾。他不仅受邀参加日军的高级宴会,还被天皇接见。他将这种建立在屠杀同胞的罪恶行为,视为自己的前途奠基石。 然而,他不知道,自己的“高光时刻”正是罪行累累的记录,也为他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本政的处境急转直下,以务农为掩护藏匿于西安(今辽源)。 他害怕自己的汉奸身份暴露,甚至试图通过与国民党的关系来洗白,逃脱法律制裁。 然而,铁证如山,他的罪行很快被列入政府清查名单。 起初,张本政侥幸逃脱了追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罪行越来越难掩盖。 1951年,张本政被捕。在庭审中,他一度试图辩解:“我是被日本人威胁的,我也是个受害者!” 但现场的证据让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他的捐赠记录、与日军的通信,还有他亲手签署的多项合同,都成为压垮他的铁证。 那年,他86岁。面对即将到来的枪决,他再也没有狡辩的机会。 随即,一声枪响,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张本政从一名贫寒农民,到大连地区最大的汉奸,他的生命充满了野心和罪恶。 他用一生的选择,换来了短暂的“荣光”,却在历史的审判中遗臭万年。 他的故事,是一面警钟,提醒我们:选择站在哪一边,决定了你将如何被历史铭记。 而张本政,最终以他短视而贪婪的选择,留下了不堪的一页。
汉奸张本政:给日本捐款74万送40架战斗机,获天皇接见,86岁时终被枪毙 18
绮南爱历史
2024-12-12 21:56: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