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总设计师,孙聪说: “1993年,我进入沈飞,结果人家说,我们不要你!你哪

讯仕说过去 2024-12-12 18:11:52

歼35总设计师,孙聪说: “1993年,我进入沈飞,结果人家说,我们不要你!你哪像搞科研的?很多老同志,看我的造型,不像干活的样!” 谁会想到,歼-35的掌舵人,曾经是个让老同志们直摇头的“潮男”?腹肌、墨镜、牛仔裤、格子衫,这些元素拼凑在一起,怎么看都和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形象格格不入。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打扮在研究所里绝对是别具一格的。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位看似“不靠谱”的年轻人,最终扛起了中国舰载机研制的大旗。 他用实力狠狠地回击了所有质疑,也让所有人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实力带货”。中国的舰载机发展起步比美国晚了整整八十年,这几乎是三代人的差距。 听起来很燃,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虽然我们直接从三代机起步,起点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跨越技术鸿沟。 孙聪深知,要赶上世界航空强国的步伐,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的不懈努力。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航空人的接力奋斗,这其中蕴含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和三班倒的艰辛付出。这是一场和时间竞速的比赛,更是一次突破自我极限的考验。 科研的苦,外人难以体会。通宵达旦地攻克技术难关,压力大到让人喘不过气。但孙聪却说,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乐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这乐趣不在于游戏胜利的喜悦,也不在于钱的满足感,它来自于创造时的快乐,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感觉。 歼-35成功翱翔天际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这架战机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承载了几代航空人的梦想。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时尚”、更值得炫耀的呢? 孙聪的“时尚”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源于他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在那个年代,牛仔裤是潮流的象征,但价格昂贵。 为了追赶潮流,他买来牛仔布,自己动手制作,这在当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动手能力。上身一件敞开的格子衬衫,露出六块腹肌,下身一条自己做的牛仔裤,再配上一副墨镜,这就是孙聪年轻时的“标配”。 这种在今天看来很普通的打扮,在当时却显得格外“扎眼”,也难怪老一辈人会觉得他“不靠谱”。他们无法理解这种追求个性的行为,更无法预见这个年轻人未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歼-35成功首飞,标志我国航空领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但进步永无止境,这只是个开始。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还有无数的技术难题等待着孙聪和他的团队去攻克。 从零的突破到三代机的跨越,中国舰载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 达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咱们航空人得持续加油,代代相传。未来,他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回应曾经的质疑,为实现航空强国梦而奋斗。

0 阅读:0
讯仕说过去

讯仕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