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到中国的等级制度,一说到中国的现状与百姓的困苦,不少人总是说儒家文化害

长安炭翁呀 2024-12-11 17:24:39

现在,一说到中国的等级制度,一说到中国的现状与百姓的困苦,不少人总是说儒家文化害惨了中国。果真如此吗? 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儒家只是春秋时(起源更早)众多学术流派之一而已。想当年孔子为了推广他的学术主张,带着一群学生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却没有一个君主采纳他的主张,最后只能郁郁而终。“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要“仁”为什么?因为他的主张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仁什么?一味的“仁”能统治好这个国家吗?克己复礼?复礼可以,礼就是等级制度,君王就是要高高在上,但“克己”是不行的,不然当君的意义何在?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好东西都是我的。 那为什么籍籍无名,一直被人唾弃的儒家在汉武帝时期突然被重视起来呢?那是因为此儒家已非彼儒家。儒家的发展渐渐的念歪了经,越来越对权力抛媚眼,投其所好,这才让君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威武不能屈”,这招在帝王面前试试,分分钟灭了你。 儒家讲究“忠”“孝”,你就看统治者们忠不忠,孝不孝。无论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还是权倾朝野的权臣武将,谁不是天天觊觎着君王的宝座,恨不得时机成熟,夺了鸟位,“彼可取而代之”。就是被当做“忠”的典范的介子推“割股奉君”,惨烈吧。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给君王吃倒也摆了,而为了邀宠,听说齐桓公没吃过婴儿,易牙竟回家把自己儿子蒸了送给齐桓公吃。这不仅惨绝人寰,而且灭绝人性。这样的“忠”竟然被用一个节日(寒食节)来纪念来歌颂,这样灭绝人性的人居然会受到君王的宠幸而做了大官,其无耻自私也没谁了。至于不断教化百姓的所谓“孝” ,君王可是不会遵守的,历史上为了夺权,父子相残,手足相残还少吗? 至于“存天理,灭人欲”,世代的君王,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 因此,历史上的帝王,没有人把儒家当回事,只不过是后来变“聪明”了的儒家文化更有利于帝王的统治,更能愚弄、奴役百姓才被统治者采纳而已。真正坏的不是儒家学说,而是权力不受制约的帝王以及他们所实行的罪恶的社会制度。而总是把板子打在儒家身上,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软弱寻找借口而已。

0 阅读:13
长安炭翁呀

长安炭翁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