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失利,聪明父母如何有效安抚与引导 近日,与大学室友的一次闲聊中,她满脸忧虑地分享了儿子的困境:初一的期中考试,儿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极有可能是全班垫底。孩子爸看到成绩后大为光火,动手教训了孩子。室友看着儿子失落的眼神,本能地安慰道:“考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然而,令她意外的是,孩子并未因此得到慰藉,反而情绪更加低落,整个周末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乎不言语。 室友无奈表示:“本想让他别太在意,怎么反而适得其反了呢?” 许多家长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常脱口而出“考不好没关系”。但你知道吗?这句看似贴心的安慰,对某些孩子而言,可能并无实效。 孩子考试失利,避免这三句无效安慰 “考不好没关系,别往心里去。”这句话虽意在安慰,却暗藏隐患。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失利后,孩子内心敏感脆弱。这种回应可能让孩子产生两种极端心态:一是觉得无所谓,失去努力动力;二是对自我要求较高、内心要强的孩子,会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的难过,更加沮丧和自我怀疑。 “你怎么考成这样?平时都干嘛去了?我就知道你没好好学!”这种指责如同“情绪炸弹”,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不满和失望,而非支持与鼓励。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 “考不好只是暂时的,你要从这次考试中汲取教训。你看你这道题错了……”父母的长篇大论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在情绪低谷时,大脑混乱,难以接收大量信息。过多唠叨只会让孩子厌烦,问题得不到解决。 孩子考试失利,聪明父母这样说 “宝贝,这次考试虽然整体成绩不太理想,但妈妈发现你这道难题居然做对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当孩子考试失利受到打击时,父母首先要帮孩子找回自信。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关注孩子的优点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时,会更有动力去发挥这一优势,并尝试将这种成功经验应用于其他学习领域。 “我们一起看看,哪些地方是你这次考试丢分比较多的呢?咱们想想办法怎么把这些漏洞补上。”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中的薄弱环节是提升成绩的关键。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自己是一个团队,共同面对困难。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孩子思考错误原因,如知识点未掌握、粗心大意或考试紧张等,并根据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如知识点问题,可与孩子一起复习相关内容,找针对性练习题巩固;如粗心,则探讨避免粗心的方法,如认真审题、做完检查等。这样,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学习的重视和支持,而非指责和抱怨,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改进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的回应至关重要。正确的回应能助力孩子走出困境,茁壮成长;错误的回应则可能让孩子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让我们学会这两句话,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智慧引路人,陪伴他们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迎接未来的挑战。
孩子考试失利,聪明父母如何有效安抚与引导 近日,与大学室友的一次闲聊中,她满脸
山里记食美
2024-12-10 19:40: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