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烂尾,《我是刑警》就是部好剧
作忠评影剧综
2024-12-08 15:19:39
任何案件都有它的气味,我是刑警 也一样,有二十年前刑侦剧的气质。
无论是片头,还是内容,恍惚间仿佛是在看《重案六组》《命案十三宗》《征服》等剧。
刑警八虎的原型,改编自真实案件,伪纪录的拍摄手法,清一色的演技派,正邪对立,黑白搏斗,犬牙交错,精彩过瘾。
第一案西山矿大案先声夺人,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郭凤英案、粮库失窃案平稳过渡,案件简单,节奏变缓,可看性不足,但也属中等水平。
丁丽与女儿遇害案说明破案不能惯性思维,要灵活转变思路,少女雪夜被害案交代不管案件过去多久都要有个结果。
这两起案件是为接下来的张克寒系列枪杀案做铺垫,秦川他们之所以最后能破案,是因为转变破案思路和八年的坚持不懈。
从此案开始,《我是刑警》又回到了开头的轨道上。
这一案的重点不像第一案,讲究推理与真相,主演跟观众一起解谜,张克寒案,观众一早就知道谁是凶手,侧重于跟对手的斗智斗勇,故事结构有点类似于《中国刑侦1号案》。
张克寒是高智商犯罪,公然挑衅、懂反侦察,给秦川他们制造了不少麻烦,想了各种招都无功而返,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秦川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终让其伏法。
犯罪剧好不好看就看反派能不能的立得住,不降智,与正派有来有往,甚至略胜一筹,才能在张克寒与秦川斗时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最后被抓的爽感更加畅快淋漓。
但《我是刑警》有的不仅仅是这些。
通过几十年的跨度讲述了刑侦技术的发展,侦破手段的革新,司法制度的完善,完全可以当作了解我国刑侦发展的影像资料。
也有人浮于事的尸位素餐,不干正事的吆五喝六,教条主义的固执己见,人情世故的难以调和,上行下达的各怀心思,敷衍应付的面子工程,争功夺利的步履不一,有些时候为什么会有冤假错案,为什么许多案子破不了,就是因为类似的人太多。
还有肯干实事的一往无前,面对歹徒的英勇无畏,不惧困难的敢于担当,昼夜不分的查找真凶。
破案不是为了保住面子,也不是为了个人政绩,而是为了正义,为了让老百姓在太平盛世安居乐业,让司法的公信力不崩坏。
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让真凶走伏无地,警魂薪火相传,人民充满信任,成为最坚实的靠山。
整体来看,《我是刑警》并不差,只要不烂尾就是部好剧,比那些悬疑噱头大过剧集本身,实则一塌糊涂的刑侦剧强多了,这样的古典纪实剧如今可不好见。
0
阅读:102
天空
现实题材的只要编剧靠谱!一般都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