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盛唐气象”长啥样? 盛世必然出现伟人,伟人必然创造盛世! 诗国的盛世就是“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就目前的资料看,这一术语由南宋严羽首创,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盛唐气象”到底“长”啥样。他只在不同的地方零零碎碎说过:“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归纳一下这几处的说法,他的“盛唐气象”是指几种风格特点:或雄壮,或浑厚,或飘逸,或沉郁,或悲壮。 要是把它仅局限于诗歌风格,那“盛唐气象”就太单薄了。其实,“盛唐气象”这一概念内涵丰富,它涵盖了盛唐诗歌的诗情、诗境、诗风和诗语。 表现宏伟阔大的境界,抒发博大宽广的胸怀,书写目空一切的自信,富于奇幻夸张的想象,运用天然入妙的语言,还有那或激昂或沉郁的情感,或明朗或冲淡或悲凉的情调……把这一切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就是“盛唐气象”的大致模样。 “盛唐气象”出现于诗歌史上的“盛唐”,盛唐诗主要是指唐玄宗开元初至天宝末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历时四五十年时间。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兼备矣。”后人通常把“开元十五年后”作为盛唐诗歌成熟和繁荣的节点。 “开元十五年后”,迎来了诗国最美的春天。此前天寒地冻,地上刺骨的寒风在逞凶,头上漫天的雪花在飞舞,花花草草的嫩芽不敢露头;此后春意阑珊,连诗人也“长恨春归无觅处”,越到后来就越是“绿肥红瘦”,一直挨到秋天便“无边落木萧萧下”。 李白与杜甫的命真好,不早不晚刚好出现于此时。 要是没有“盛唐气象”的语境,怎会产生李白和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马上有人会说,要是没有李白和杜甫,又怎会有诗国的“盛唐气象”? 那么,是因为有了李白和杜甫,才有这一诗国的春天,还是因为有了诗国的春天,才会涌现出李白和杜甫? 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似的鬼问题,是刚才写着写着才冒出来的,说真的,它把我自己也给弄蒙了。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除李白和杜甫两位大诗人外,一时的著名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王之涣、崔灏、王翰、祖咏、储光羲…… 李杜是这盛唐诗人群体中最出色的代表,是姹紫嫣红诗苑中最鲜艳的奇葩,是无边林海中最亮眼的参天大树。 冬日生活打卡季 正版唐诗三百首
戴建业:“盛唐气象”长啥样? 盛世必然出现伟人,伟人必然创造盛世! 诗国的盛世就
靖儿爱诗词
2024-12-05 21:25: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