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攀登,我选“千篷元帅”

鹏煊看户外 2024-12-04 22:23:18
这次攀登我选择了海螺峰,海拔虽然只要只有4900米左右,但接近性非常的友好,而且现在是冬季,气温较低,降雪后变得更加有趣,岩石、亮冰、雪坡等路段相交错,路线短小精悍,非常适合用来做一些攀登训练。 在寒冷的冬季进行高海拔攀登,除了基本的防护,保暖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般来说,根据运动过程中的保暖方式,我们可以分为动态保暖和静态保暖。动态保暖是指身体处于活动时保持温暖,要求服装在保持透汽性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保暖性,这通常以棉服、抓绒为主。而静态保暖是针对在静止状态或者运动量很少如城市步行、营地休息时采用的保暖方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穿着场景和服装性能。 在高海拔攀登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保暖服装就是羽绒服,在高山上保暖即是“保命”,所以选择的羽绒时,要求也会相对更高一些!这次我以凯乐石全新升级的5000GT雪山羽绒服为例,也和大家分享一些动/静态保暖和挑选雪山的经验: 在攀登时,会遇到各种路段,特别是在较陡的爬升时,身体的运动量增加,会不断的造成汗汽,而5000GT,使用了Zero-G超细高密面料的外皮,可以减少汗汽凝露淤积,在攀登时可以将汗汽尽快的排出,避免在风的作用下造成失温。 当我们到达营地后,身体活动减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时,就可以把厚羽绒掏出来穿在最外面,配合抓绒、棉服,就可以让自己做好足够的静态保暖。而羽绒服保暖的原理就是让绒朵充分蓬松,容纳大量的静止空气,从而形成一个空气隔层,来达到保暖的效果,所以静态保暖时尽量将厚羽绒穿在衣服的最外层。 我身上的这件S码的凯乐石5000GT高山羽绒服,充绒量为180g,却填充了市售蓬松度最高的1000蓬鹅绒,而总重量才450g左右,已经把轻量化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而且它的绒道设计也很有门道,胸前核心部分充实立体,周身绒朵分布均匀,穿起来也没有什么冷点,在保暖上下足了功夫。 而它的抽绳下摆、兼容头盔的一体式调节风帽等攀登设计,让我在寒风中攀登时,感到非常的暖和舒适! 轻量化的设计也导致雪山羽绒普遍都比较“脆皮”,所以在面对一些岩石路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些,避免羽绒被尖锐岩石划破。但也正因为它的高蓬松,所以必要时也可以作为一个中间层来使用。

0 阅读:0

评论列表

戴着盒子的大头

戴着盒子的大头

2
2024-12-05 13:57

1000篷,厉害了

上海圣华物流施

上海圣华物流施

2
2024-12-05 14:04

一看手感就很丝滑

爱绿呀

爱绿呀

2024-12-05 13:33

看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