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唐玄宗召见嘴歪眼斜的哥舒翰,命令他率军平叛。已经中风瘫痪的哥舒翰吓得直

李堪谈历史 2024-12-04 21:57:55

755年,唐玄宗召见嘴歪眼斜的哥舒翰,命令他率军平叛。已经中风瘫痪的哥舒翰吓得直抖:“老臣已经这副模样,哪里还能为国征战,陛下还是另派他人吧。”唐玄宗脸色一冷:“朕意已决,你领旨吧!” 说罢,几名太监将哥舒翰抬走。哥舒翰一脸苦涩,知道离死期不远了…… 唐玄宗是一个人生极端矛盾的皇帝,前半生励精图治,堪比李世民。后半生昏庸无道,无人能出其右,他有个现代外号,叫“名将杀手”。中唐时期名将辈出,唐玄宗感到极度不安全,竟间接或直接整死了七人! 他们分别是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薛讷、郭知运、王君毚和开头的哥舒翰。 话说哥舒翰早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西平郡王,位极人臣。但因为嗜酒如命,贪恋美色,在一次洗澡时突然中风,又被洗澡水淹了半天,差点丢了命。醒来后半身瘫痪,嘴歪眼斜,成了一个废人。 哥舒翰本以为会这样安度余生,结果没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唐玄宗慌了,一边下旨赐死平叛不利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一边强令哥舒翰领兵出征。哥舒翰几次推辞,都被驳回。 唐玄宗下旨斥责:“你哥舒翰享尽荣华富贵,如今让你领军平叛,一再推脱,难道是想叛国投敌?不顾全家老小性命?”哥舒翰一看这哪还敢耽搁,坐上担架就出征了。 到了潼关,哥舒翰打起精神研究敌情,认为叛军来势汹汹,只求速战。只要坚守阵地,不给机会,时间一长必然解散。同样为中唐名将的郭子仪、李光弼也这么认为,还写信告诫哥舒翰,千万不能出兵给机会。 然而有一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便是唐玄宗。唐玄宗私下得到报告,说攻打潼关的叛军部队军心涣散,有崩溃迹象。唐玄宗大喜,赶忙下旨到潼关,要求哥舒翰全军出城决战,务必一次性解决所有叛军。 哥舒翰见此大惊,连忙写奏折劝说唐玄宗,但唐玄宗只觉得战神附体,连下十几道圣旨催促哥舒翰出城杀敌。哥舒翰被逼无奈,只能照做。756年,唐军浩浩荡荡出城列阵,哥舒翰看着这一幕却嚎啕大哭。他知道,这二十万好儿郎的命,已经没了。 事实也如哥舒翰所料,唐军出城渡河后寻找叛军主力,结果被叛军当狗溜。溜到晚上后进入伏击圈,一战就被打崩。最终哥舒翰仓皇逃回潼关,清点人数,只剩8000人。 叛军乘胜追击,潼关很快失守,行动不便的哥舒翰被抓。叛军劝降哥舒翰:“你把大唐二十万人丢光了,还想跑哪去?你不见高仙芝的下场吗?”哥舒翰紧闭双眼,决绝道:“我宁愿像高仙芝那样死!” 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一听哥舒翰被俘,吓得赶紧就收拾东西往西逃跑。哥舒翰则被送到了安禄山面前。安禄山看着这个自己当初又惧又怕的名将,不禁嘲讽道:“以前你老是看不起我,如今怎么样啊?” 哥舒翰这一路也是想明白了,他落到这个下场,都是唐玄宗所赐,自己何必愚忠。于是哥舒翰向安禄山跪拜道:“您是开国之君,我愿意为您招降纳叛!”安禄山大喜,封哥舒翰为司空,但很快又雪藏起来。 然而时光荏苒,风云变幻,安禄山被杀,叛军逐渐式微,唐军也收复洛阳。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带着哥舒翰战败渡河,为了防止其落到唐军手里,于是安庆绪痛下杀手,在唐军到来的前一夜,赐死了哥舒翰。 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哥舒翰的人生很复杂,不能单纯的以好坏来定义。说他是忠臣吧,却投降叛军。说他是叛贼吧,他投降也情有可原。作为一代名将,遭受这种待遇,实在令人叹息。 我想哥舒翰是真的想报国的,否则他不会在潼关出兵时流下眼泪。归根结底,还是唐玄宗这个名将杀手所犯的错,瞎用人瞎指挥,真是人越老越糊涂……

0 阅读:3
李堪谈历史

李堪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