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岳嵩山賦(一) 李家宁(福建) 嵩岳之峻,雄峙中原。接天之际,拔地而巉。东望

中岳嵩山賦(一) 李家宁(福建) 嵩岳之峻,雄峙中原。接天之际,拔地而巉。东望京华之盛,西连函谷之关。南瞩淮水之秀,北倚黄河之澜。其势巍峨,若巨人之镇华夏;其峰突兀,似利剑之插云端。 观夫七十二帝,临嵩而祭。武曌亲巡,封禅盛典。仪卫赫赫,冕旒璨璨。勒石纪功,昭告坤乾。 武曌临嵩,凤辇御峰峦之峻。 銮仪盛设,龙章耀天地之宽。 封禅礼成,玉牒书登封之绩。 祭坛烟绕,金声颂圣德之磐。 威加四海,女帝尊仪惊浩宇。 势压千秋,皇恩浩渺震尘寰。 想其盛时,嵩岳咸瞻。金声玉振,瑞霭祥烟。帝王尊荣,于此尽展,山陵增辉,青史永传。 或有雅士临此岳也,晨瞻太室霞蔚,暮眺少室云闲。仰观峻极于顶,俯察峻谷于渊。赞古柏之苍劲,叹怪石之奇顽。步御道而思古,抚碑刻而悟玄。念大禹之疏凿,感武曌之封禅。思岁月之悠邈,叹造化之神传。当有悟于夫子之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遂生叹焉:人生如寄,天地之间。时运飘忽,若白驹之过隙;功业如梦,似朝露之晞干。唯有德者不朽,唯至善者永传。 至于三皇塞,古迹幽沉。石崖错落,似书册累陈。传三皇之遗迹,蕴岁月之秘辛。风过而回声悄起,云绕则胜境难寻。探秘其间,思远古之鸿蒙,叹造化之奇深。 亦或墨客会于斯也,觅卢鸿之旧迹,诵商隐之遗篇。绘嵩山之胜景,书峻岭之威严。笔走龙蛇之际,情寄山水之间。观云海之浩渺,听松涛之喧阗。待清风以抒臆,邀明月而共眠。既而感于老聃之语:“致虚极,守静笃。”乃怡然而歌曰:“心宁则境静,性淡则身安。名利皆为累,逍遥天地宽。” 若夫少林古刹,卓立嵩峦。武风赫奕,威震人寰。源起达摩之悟,功成众僧之虔。悟棍法于幽林,参拳术于静庵。克敌以刚健,卫道而精专。其功也,名播遐迩,声动瀛寰。慕者接踵,学者骈阗。传异域而兴武馆,布诸邦而育俊贤。切磋技艺,交流频繁。扬中华之粹美,融世界之多元。文化因之流衍,友谊藉此牢坚。盖少林之功,非唯技击之显,实乃精神之传。坚韧不拔,勇毅向前。令观者生敬,习者志磐。遂使禅武合一之韵,永焕光芒于尘间。 至若羽客栖于嵩山,葺庐于岩畔,炼丹于洞间。修长生之妙术,悟大道之真诠。步罡风而炼气,餐玉露以延年。与麋鹿为友,同仙鹤而翾。时闻钟磬之响,常伴香烟之绵。每念及庄子之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心通造化,意合自然。 且看登封古邑,环绕嵩岳。太室山下,庠序兴贤。文运昌隆,俊采星连。科第不绝,甲第相连。古有许由洗耳,高洁风范;今有学子奋身,志越前贤。尊师重道之礼,薪火相传;崇文尚武之风,世代绵延。 嗟乎!嵩岳之德,厚载坤乾。育贤哲之睿智,启后学之愚顽。山以道显,道以山传。朝迎旭日之光,暮送夕晖之灿。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翠影摇扇。秋有红叶之醉,冬有素雪之漫。其为华夏之脊,民族之魂胆。历经沧桑而不朽,阅尽兴亡而恒灿。 千载之下,万众来瞻。慕圣山之风范,仰胜境之高岸。愿吾侪之继志,守此岳之永桓。颂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德配厚土,道贯坤乾。贤才辈出,圣迹连篇。永昭华夏,万代绵绵。 202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