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的意义何在?普通民众能否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我作为 一个今日上午刚刚顺利完成“晋马”半程马拉松比赛的“普通跑者”,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应该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 体会一:任何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都可以在国际通行的“关门时间”内轻松完成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也就是说,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其腿部肌肉群力量、心肺功能是能够支撑身体完成二三十公里的跑步运动的,缺少的只不过是平时的系统训练和精神意志力罢了。我身边就有5个年过四旬、平时几乎不跑步的人同事,跟着我训练后,都达到了轻松完成半马的目标,其中一个51岁的男同事,今天参加的是全马,也是较为轻松地完赛。 体会二:对于任何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而言,慢跑,也许是最经济、最实用、最科学、最安全、最容易坚持的体育运动项目——没有之一。但初试跑步的人,一定要做到“五个正确”,可参见我那篇如何正确跑步的文章。跑步不一定要上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我最爱跑的是柏油路和平整的土路,最令我害怕的是石板路和水泥路。 体会三:从锻炼的效果来看,平时训练与参加比赛是几乎完全一样的。但选择性地偶尔参加一点马拉松实战比赛,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原因有四:1、丰富人生经历;2、感受马拉松文化;3、在人山人海的跑步前行中丰满精神意志;4、在短短三两天时间内,实现旅游、购物、锻炼、品美食的完美结合。 体会四:无论是平时跑步还是参加长跑比赛,都一定要量力而行,这里的“力”其实也就两个重要指标: 一个是“身体疲劳度”,不要干体力透支的傻事。以我个人为例,从军时,为了考核夺魁必须不顾一切拼命跑,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曾经跑进20分钟。但转业后跑步,还有参加比赛,我都是养生式的奔跑,跑完气不喘、心不乱、腿不软。 另一个是“平均心率”,我反复告诉大家,长跑中的“平均心率”就是我们的生命线、护身符,大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所以,对于平时跑步容易被旁人带乱节奏的人,我建议还是少参加一些马拉松比赛啦!因为在数万人组成的奔跑洪流里,是极容易把自己的步伐带快从而拉高甚至拉爆自己心率的。我的经验是,一年参加一到两次马拉松实战比赛为宜,且比赛时的平均心率要控制在“训练跑的平均心率的1.2倍”以内。
马拉松的意义何在?普通民众能否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我作为一个今日上午刚刚顺利
元驹的生活
2024-12-01 17:13:32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