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闹“乌龙”!我国专家本计划在沙漠种小麦,原以为会颗粒无收,结果小麦竟然亩

百晓生采风 2024-11-29 11:17:12

中国工程闹“乌龙”!我国专家本计划在沙漠种小麦,原以为会颗粒无收,结果小麦竟然亩产260公斤,竟然还无意间攻克一个世界级难题,专家简直要笑弯了腰。 在当今社会,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说:“一粒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这句话无疑是深刻地表达了粮食对国家命运的关键影响。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粮食安全更是牵动亿万人民的内心。 为了让14亿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就必须保证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就得开垦更多的可耕种土地,于是专家把目光看向了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 在沙漠里种粮食,听起来简直天方夜谭,如果沙漠真的能长出粮食,全世界就再也不会闹饥荒了。 但不试一下,怎么就知道不行? 除了缺水缺营养之外,沙漠昼夜温差大,稍微有点儿风就能给你来一场规模不小的沙尘暴,这些等等一系列问题也是萦绕在科研人员心中,成为了最担心的问题。 虽然也不太确定这项项目的结果,但科研人员依旧铆足了劲儿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毕竟能不能成功还得看结果说话。 在工程队紧锣密鼓的忙碌下,只用了短短2个月,就平整了7000亩沙漠,平均落差不超过5厘米。 土地平整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毕竟普通的土壤得改良方式显然并不适用于如此特殊的环境。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来自山东日照的援疆企业,专门研发出一套先进的水肥管理和栽培模式。他们在沙漠土壤中加入了有机质和固沙保水剂,为小麦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数月的等待,小麦终于迎来了播种的时刻。 其实刚开始,专家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沙漠种粮堪称前无古人,就连当地农民都不看好这项工程,为了这片试验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的守在地里收集数据,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如果实验失败的话,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小麦经过寒冬、风沙、干旱等恶劣条件的重重考验,终于不负众望存活了下来。 一直到收获季节来临,人们这才特别惊喜地看到,每亩的产量居然达到了 260公斤,并且质量特别好,都已经达到了一级小麦的标准。 当所有人还在为沙漠里种出的小麦产量高且品质好而感到惊讶的时候。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消息:这种小麦居然有着特别厉害的固沙治沙的功效,简直超乎想象。 而且秸秆腐烂之后会渗入土层,给原本贫瘠的土地增加养分,随着小麦种植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片土地就越适合农作物生长。 距离麦盖提县不远处的莎车县,专家种植了一种名为“京麦183”的小麦,不仅亩产接近七百公斤,同时还能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这不但展现了中国科技以及人民智慧的力量,还给全球的科研与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期盼。

0 阅读:0
百晓生采风

百晓生采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