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胎停流产是因为它!别被优胜劣汰骗过去!】科普大作战女性健康必修课健

绍元看健康 2024-11-29 09:52:48

【60%的胎停流产是因为它!别被优胜劣汰骗过去!】科普大作战 女性健康必修课 健闻登顶计划 根据2022版中国专家共识,复发性流产指的是同一对夫妻在妊娠28周前发生连续两次或更多的胚胎丢失,包括连续的生化妊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年龄和既往流产次数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复发的可能性也会逐渐增高。 对于存在HCG翻倍不良、生化妊娠或胎停风险的患者,很多人首先考虑内分泌问题,如孕酮不足。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补充黄体酮、地屈孕酮或注射HCG,但如果这些措施无效,仍可能出现胎停或流产,这表明真正的病因可能尚未被找到。 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内分泌异常、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解剖结构问题、感染、免疫因素、不明原因、血栓前状态(易栓症)、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男方的精子质量问题等。其中,免疫因素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约50%至60%的复发性流产与免疫因素相关。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中,60%以上也与免疫因素有关。 许多患者在经历反复流产后,医生可能会建议去风湿免疫科进行检查。患者常常对为什么怀孕问题与免疫相关感到困惑,通常将原因归结于内分泌问题,而忽视了免疫因素的重要性。实际上,胚胎作为半同种异物进入母体后,母体需要建立免疫耐受来容纳胚胎。如果母体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就可能将胚胎视为异物,从而导致排斥反应,引发胎停或流产。 免疫因素的具体影响 1. 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与多种免疫疾病相关,但有时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免疫病症状,仅存在抗体阳性,这通常被称为未分化的结缔组织病。ANA水平异常可能影响母体凝血功能,改变母胎界面的血液流变学,导致胎盘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胎盘组织梗死,导致胎儿缺血缺氧死亡。胚胎死亡会引发更多抗体产生,这些抗体不仅会在血液中出现,还会在淋巴系统和淋巴结中聚集,干扰未来的妊娠。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也会逐渐升高。 2.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不仅促进钙磷吸收,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25-羟维生素D3能够促使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对胚胎植入至关重要;促进调节胚胎植入的细胞因子Th2的释放,防止对胚胎的排斥;抑制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凋亡,改善妊娠结局。 3.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是免疫疾病中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血液循环中存在能够引起血栓或病理妊娠的抗磷脂抗体。这些抗体能够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损伤滋养细胞,引发滋养细胞凋亡,并激活补体,引发免疫炎症,最终导致胎停。诊断时需检测三个典型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若有一个抗体阳性,即可确诊;若三个抗体均为阴性,则需进一步检查非典型抗磷脂抗体谱(共11个抗体)。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在怀孕期间若不进行干预,活产率仅为10%,但经过适当用药后,活产率可提高至50%至70%。 4. 甲状腺抗体 甲状腺抗体(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自身免疫异常的标志物。如果这些抗体水平增高,可能导致甲状腺免疫学损伤,引发甲状腺不足,进而影响HCG水平和胎盘组织。备孕期间,常规甲功检查(5项)未包含甲状腺抗体检查,应额外进行甲功7项检查。 5. 血清细胞因子 血清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可以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使胚胎组织被排斥;激活促凝血酶原,导致胎盘血栓形成;抑制黄体功能,破坏子宫蜕膜细胞和绒毛滋养细胞;促使滋养细胞凋亡,引发胚胎停育。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对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有显著影响。 6.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免疫球蛋白由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产生,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提示体液免疫反应活跃,低补体则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7. 生殖免疫六项 包括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滋养成细胞抗体、抗HCG抗体、抗卵巢抗体。这些抗体可能导致不孕、胚胎停育或生化流产。 8. 封闭抗体 封闭抗体在正常情况下为阳性,能够保护胚胎。若为阴性,则可能阻断母儿之间的免疫识别和反应,导致流产。 9. 抗A抗B效价 若女方为O型血,而男方为A型、B型或AB型血,则需检查抗A抗B效价。效价增高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 10. 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毒性 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增高会增加妊娠失败的风险。对胚胎不利的NK亚群细胞主要聚集在着床周围并进入胎盘组织,可能阻碍胚胎着床,导致复发性流产或种植失败。如果NK细胞毒性增高,也会影响妊娠结局。 11. HLA相容性 正常妊娠中,胚胎的父系HLA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保护胚胎。如果夫妻双方HLA位点相似,可能导致母体无法产生足够的封闭抗体,从而对胚胎产生免疫攻击,导致流产或胚胎停育。

0 阅读:23
绍元看健康

绍元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