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诚回家奔丧。7年不见的妻子,想与他同房。不料,刚到床上,就被他一脚踹开。妻子心寒不已,抓起刀狠狠捅向自己喉咙。陈诚脸色大变,边往外跑边大喊:不好了,舜莲寻死啦!
陈诚这一喊,把全家老小都惊动了。母亲最先赶到,一见儿媳脖子下面的衣襟,都被鲜血染红了,吓得直哆嗦:“快,快送医院……”
愣了半天的陈诚,这才反应过来,和2个堂兄弟一起,手忙脚乱地将妻子送到医院。
所幸,妻子喉咙上的伤口未及要害,保住了性命。
母亲松了一口气,这才质问陈诚:“怎么一回家,就和妻子闹成这样?”
陈诚瞬间羞红了脸。他当然不敢告诉母亲,自己这些年来,对妻子的所作所为。
陈诚是在21岁那年,娶了妻子吴舜莲的。
那一年,陈诚家境贫寒,事业也没有着落,媒人都不愿为他说亲。反倒是同窗好友吴子漪,自诩会看相,认为陈诚前途无量,于是提议,将自己的胞妹吴舜莲许配给他。
吴家是富裕的大户人家,对彼时的陈诚来说,简直是高攀,他忙不迭应下婚事。
就这样,吴家送了一船的嫁妆,让吴舜莲风风光光嫁进陈家。
婚后,陈诚才发现自己捡到宝了。吴舜莲长相端正,贤惠勤快,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吴舜莲毫不藏私。
婚后不到半年,恰逢杭州省体育专科学校招生,陈诚很想去报名,无奈囊中羞涩。
吴舜莲知道后,将自己大部分陪嫁的钱,都给了陈诚,支持他去闯荡。
陈诚感激不已,带上钱离家而去。他还承诺,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让吴舜莲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话,他只实现了一半。
后来的陈诚,确实出人头地了。他的事业一路攀升,短短几年,便成了一名少校连长。
然而,飞黄腾达后的他,却看不上吴舜莲了,嫌弃对方没文化。他说:“我以后在官场里应酬,总不能带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
为此,他一直不愿回家面对妻子,家书也几乎不写。
直到离家7年后,父亲去世,他不得已才回家奔丧。
吴舜莲一直很想要个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回家,夜里正准备和他亲近,却被对方一脚踢开。
陈诚一脸嫌弃:“我身上有伤,你离我远点。”
吴舜莲瞬间心寒不已。她嫁进陈家,独守空房7年,每天伺奉公婆,任劳任怨,如今终于盼到丈夫回家,却被如此冷漠对待,凭什么!
她越想越气,抬眼一看,竹篱上插着一把割桑叶的新刀,心一横,扑上去取下那把刀,狠狠往自己的喉咙捅去,顿时鲜血流了出来。
这一幕,把陈诚吓呆了。想不到,向来百依百顺的妻子,也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这一切,陈诚只敢避重就轻地,讲给母亲听。而他更不敢说出口的,是他在外面还有另一个女人。
那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
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蒋介石自己,而这个辞修,说的就是陈诚。
蒋介石赏识陈诚,便将自己的干女儿,同时也是谭延闿的3女儿谭祥,许配给陈诚。
这正是陈诚梦寐以求的婚姻。可有一个问题,他要娶谭祥,必须先和吴舜莲离婚。
陈诚这次回家,原本也是想探探吴舜莲的意思。可没想到,他不过冷淡几句,对方便寻死觅活,吓得他根本不敢提这事。
吴舜莲在医院昏迷了一天,隔天才醒来,但说不了话。陈诚知道,眼下是谈不了离婚的,便回部队娶了。
陈诚思来想去,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找到吴子漪,向让他帮忙搞定离婚的事。
吴子漪听了大怒,直骂陈诚狼心狗肺。
可事已至此,吴子漪也知道,妹妹不离婚也不会幸福,于是答应帮忙,但提了一个条件:只要妹妹不改嫁,陈诚就要一直养着她。
陈诚爽快地答应了。只要娶了谭祥,荣华富贵都不用愁了,养多一个吴舜莲也没关系。
就这样,他们利用吴舜莲不识字的弱点,暗地里把婚给离了。
不久,陈诚和谭祥结婚,盛大的婚礼,搞得满城皆知。
吴舜莲知道后,大哭大闹,坚持不肯离开陈家,旁人只能由她去了。
往后的日子,吴舜莲继续留在陈家,伺奉老太太。后来老太太走了,她也不愿改嫁,一个人守在陈家过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陈诚与谭祥结婚后,相继生下4子2女。吴舜莲则一无所出,孤独终老。
吴舜莲的悲剧,是封建压迫带来的。
在她成长的岁月里,“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一点点深入她的骨血。以致于,她嫁给陈诚,就认定了这个男人,把一切都给了陈家,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这种刚烈和执着,直叫人感到悲哀。
如果她能接受教育,思想得到解放,或许她的人生会活得更幸福。
参考信源:文史月刊2012-05-01——《陈诚的妻室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