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我大伯毛主席去世了。”这句话一出,全场愣住了。连领导都半天没反应过来:工

鸿永文化历史 2024-11-28 13:48:46

s “我大伯毛主席去世了。”这句话一出,全场愣住了。连领导都半天没反应过来:工程师贺麓成,竟然是毛主席的侄子? 1976年,毛主席逝世,全国哀悼。但在一个国防研究所里,一个普通工程师的请假理由却让所有同事都傻眼了。贺麓成,这个埋头搞科研、不爱多说话的男人,竟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更奇怪的是,他从未主动提过这层关系,甚至连领导都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明明可以“拼关系”走捷径,他却选择隐姓埋名,靠自己一步步熬到了高级工程师的位置。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出身太“红”,反而成了负担 别看今天大家觉得当大人物的亲戚是件光彩的事,在那个年代,贺麓成的身份反而是一种“烫手的山芋”。他的父亲毛泽覃、母亲贺怡,都是革命烈士,名声响亮。可越是这样,越容易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尤其在“特殊年代”,贺麓成要是高调,可能早被揪出来当“典型”,研究所的工作别想干了。所以,他从小就改姓“贺”,连学籍档案上父母那一栏都填了“亡故”。这不是贪图低调,而是为了自保。 2. 家庭教育太硬核,根本不让“拼爹” 他的姑姑贺子珍,也就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对他要求特别严格。贺麓成小时候虽然受过不少苦,但贺子珍硬是叮嘱他:“你大伯是领袖,你父母是英雄,可你要靠自己,别给他们丢脸。”这话听着像鸡汤,但对贺麓成就是人生铁律。他不仅没“拼爹”,还选择了最艰苦的科研工作。人家搞导弹,条件多差?图纸是苏联淘汰的,设备是落后的,连教材都要自己翻译。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成了研究所的骨干。 3. 他不是低调,而是太倔了 贺麓成的低调,其实是种“倔劲儿”。他不想靠关系,不想被当成“毛主席侄子”,更不想别人用有色眼镜看他。所以他从不提自己的出身,甚至连毛主席去世都只是淡淡一句“我大伯去世了”。这不是冷漠,而是他把家国放在了个人感情之上。毛主席逝世对他当然是巨大的打击,但他更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比个人情感更重要。 贺麓成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贵,不是挥霍出身,而是把出身当成一种责任。他没有选择走捷径,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为国家做出了贡献。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往往最值得尊敬。

0 阅读:35
鸿永文化历史

鸿永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