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爱新觉罗·永琰,他是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母亲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他是清代的第七位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 他刚开始被封为和硕嘉亲王,在乾隆六十年他被立为皇太子,在嘉庆元年清高宗将皇位禅位给他。在嘉庆四年清高宗驾崩以后,颙琰才正式掌握实权。在乾隆末年,国内阶级矛盾变得更为严重。 因清高宗时期大兴文字狱,川、楚、陕等地爆发了白莲教起义,颙琰在亲政后,通过诛杀和珅的方式缓解民间的元气。 与此同时,他采用变更统兵大员的方式,对待官员奖惩分明,严密管理军事部署安排。 除此以外,同时采用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不断分化起义军,有效瓦解了起义军,大力推广寨堡团练方式,采用坚壁清野的做法,直接割断了起义军和百姓之间的联系。 在嘉庆十年,起义得到镇压,在嘉庆十八年,他离京去往热河围猎,使得北京防务处于比较空虚的状态,北方爆发了天理教起义。 在知道事变以后,立刻下罪己诏,禁止对冲入皇宫的起义军进行非常血腥的屠戮,准备诱捕在城外的头目林清,后来全国各地的天理教起义基本都被镇压了。 在颙琰统治期间,除了赐死了和珅、郑源鹴、富纲、为一些文字狱受冤之人平凡,并暂停了文字狱,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守成之君,相对来说比较循规蹈矩。 他在位期间,国际上开始兴起了工业革命,导致清朝统治成功从盛转衰,在统治后期鸦片大量涌入大清,使得国家财政越来越困难。 在嘉庆二十五年,颙琰从圆明园前往避暑山庄避暑,在二十五天后突然因病去世,享年61岁。
历史人物帝王篇:颙琰(181)
晓宁
2024-11-27 18:17: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