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堂堂隋朝重臣,居然把皇帝的圣旨转头就忘了,还要跑回去再问,这操作真是让人直

以冬说历史 2024-11-27 10:44:11

牛弘,堂堂隋朝重臣,居然把皇帝的圣旨转头就忘了,还要跑回去再问,这操作真是让人直呼“离谱”!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刚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正是需要贤臣帮忙打理天下的时候。牛弘,这位一身才学、品行端正的大臣,成了隋文帝的心腹。牛弘的“忘性”却时不时让人无语。一次次忘记皇帝的圣旨,竟然不仅没挨骂,反而让皇帝更加器重他。这事儿要是换在别的大臣身上,怕是脑袋早搬家了。牛弘凭什么能全身而退,还一步步高升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牛弘的“忘记”是聪明的示弱 别看牛弘说自己“头脑昏聩”,实际上,他很可能是故意装糊涂。古代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大臣权力太大,尤其是像牛弘这样手握礼乐、吏部实权的人,稍有野心就可能变成第二个权臣。而牛弘呢?一次又一次跑回去向皇帝请教,摆明了告诉隋文帝:“陛下,别担心,我就是个老糊涂,连圣旨都记不住,更别说搞什么篡权大事了!”这招“以退为进”的手法,让隋文帝彻底放下戒心,也更愿意倚重他。 2. 他的人品和才学无可挑剔 牛弘能屡次“忘记”皇帝的圣旨,但还能稳坐高位,这可不是靠运气。他在礼乐方面的才学是当时的“天花板”,隋朝建立后,礼乐制度几乎全靠他一手重建。更重要的是,牛弘的品行在朝廷里有口皆碑。他推荐的人才从不徇私,全都是品行端正、能力出众的官员。这样的人,皇帝怎么可能轻易舍弃?更别说他对弟弟牛弼的宽容、对妻子的耐心,连家庭小事都能做到从容大度,这种“谦谦君子”的形象,简直是古代大臣的教科书级别。 3. 隋文帝的聪明和用人之道 牛弘的“忘性”,换个皇帝可能就成了“致命短板”,但在隋文帝这里却成了优点。这不仅是因为牛弘的“糊涂”让皇帝放心,更因为隋文帝本身是个懂得用人的明君。他清楚牛弘的优缺点:记性不好,但能力拔群;不善权谋,却忠心耿耿。对隋文帝这样的臣子才是最安全的。更何况,牛弘的“忘记”反而给皇帝提供了考察他的机会——屡次试探后,发现牛弘确实没有僭越之心,隋文帝自然会更加信任他。 牛弘“忘圣旨”这件事看似荒唐,实则是他性格、才学和隋文帝用人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糊涂”让皇帝放心,他的才能让国家受益。说到底,历史里的“离谱”行为,往往藏着深刻的智慧和人性。

0 阅读:15
以冬说历史

以冬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