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日本新带国太郎的石油勘探队踏上了中国东北的土地,试图在这片土地上找到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4-11-25 15:55:31

1929年,日本新带国太郎的石油勘探队踏上了中国东北的土地,试图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解决燃眉之急的“灵丹妙药”。 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钻井的轰鸣声响彻天际。然而一年多时间、3万日元的花费,十几口井打下去,换来的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时间来到1953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李四光指着地图上的松辽平原,坚定地说:这里,可能有石油。 李四光的预言,在当时饱受质疑。毕竟,日本人已经“证明”了这里没有石油,再去尝试,岂不是浪费时间和资源?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的钻井平台上,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是侵略者的贪婪,而是新中国建设者的希望。   当黑色的石油从地下喷涌而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石油,更是国家崛起的希望。   1166吨原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却宣告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也宣告了“中国贫油”论的终结。 大庆油田的发现并非偶然,李四光先生的坚持功不可没,他敏锐地意识到,日本人既然在这里打井,就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科学的分析、严谨的推理,加上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最终成就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   信源:中国能源报——改变世界的300米 2014.4.28/网易新闻——为什么日本没有发现大庆油田 2019.3.24

0 阅读:107
漫悠芸端的事儿

漫悠芸端的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