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跌得实在是太狠了,直接击穿了11月19日的最低点,跌出了股灾的感觉。什么原因?
其实导火索还是加征关税的预期。
A股其实有点后知后觉了,加征关税的预期是从国庆节后,外媒就开始反复吹风,一会说特朗普加征关税会导致明年GDP增速降低一个百分点,一会说人民币明年会贬值到7.6。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摩,昨天晚评里已经跟大家说了,大摩预期明年GDP增速只有3%。
本来这些吹风只是影响到了恒生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对A股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A股还是沉浸在10万亿人民币的化债预期中。
但是最近国内的机构也开始配合外媒吹风,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私募一姐”,近期发文说是跟外资交流之后,发现外资都非常悲观。然后忽然间,国内机构也开始悲观了,然后就是传导到散户,大家都知道要加关税了。
而今天早上的外贸政策吹风会也没有完全稳住市场的预期。
主要讲了两点:
关于汇率的表态: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关于外贸的表态:我们有能力化解、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创新发展。
从表态上看,海音个人认为华尔街的预期是不大可能会出现的。之前华尔街大机构鼓吹国内明年通过人民币贬值应对特朗普加关税,美元兑人民币明年目标预期7.6,从今天的表态上看,7.6的概率不高,7.3以下震荡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7.3是年内高点,一旦形成,就变成趋势性贬值了,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出现。
我们一年出口美国的贸易额是3.5-4万亿人民币,美国市场虽然大,但是也不是我们唯一的出口市场,对东盟、中东以及俄罗斯等第三世界的贸易额这几年其实增速是非常快的。要说影响肯定会有一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10月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原因,就是为了对冲外部的风险。也就是说管理层对于加征关税的风险,其实早就做了布局。
个人认为对加关税的担忧应该还是短期情绪扰动为主。
除了加征关税的影响之外,资金面的变迁也是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9月底以来到11月中旬的第一波波行情,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是短期资金,主要是游资和两融资金。散户加杠杆的速度远超机构加杠杆的速度,而短期资金主导的市场注定了行情会比较短暂。这是第一波行情的特点。
提示大家注意的是,目前,大量的增持回购再贷款资金和互换资金都还没有入场,大跌之后,这些资金就可以拿到更低的筹码了,这些机构估计正等着大跌。预估下一波就会轮到机构增量资金了。
从基本面上来看,大跌之后管理层出手救市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市场从疯牛没有变成慢牛,反而演变成大跌,如果不救市稳不住指数,这几个月的刺激就泡汤了。所以大跌之后,肯定还会继续向市场释放善意,救市政策会加速出来。预估方向可能是进一步控制减持,加快机构杠杆资金入市进度等等。
风险提示: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
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