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丁晓兵押着战俘撤退。突然,一颗手雷甩了过来。丁晓兵抓起手雷就往外扔。谁料,手雷刚离手就炸,他伤了右臂。为不拖累战友,他狠心将右臂割下,别在腰间。 丁晓兵,安徽合肥人。军人世家出身,从小立志当兵保家卫国。 7岁时,他便开始苦练武艺。1979年,14岁的他便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 然而,因年龄不到,被拒收了。直到1983年,他才如愿入了伍。 入伍第二年,18岁的他因身手敏捷,以侦察兵的身份,被派往老山前线。 在前线,部队作战安排规则是:最危险的任务,首先由军官和老兵承担。所以好几次行动,新兵丁晓兵都不能参加。 丁晓兵不能尽力御敌,焦灼万分,于是当再次被拒时,他直接拿刀割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誓言:“我坚决要求参战,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领导动容不已,终于给他安排了任务。此后,他一连20多次漂亮完成任务。成为了连队中的“第一捕俘手”。 后来,丁晓兵和战友接到了一次秘密捕俘任务:到敌人阵地,活抓一名俘虏回来。 彼时,丁晓兵等4位勇士,要混入40人的越军阵营抓人,胜似虎口拔牙! 周密计划后,他们很快生擒了一名越军。可撤退时,却行踪暴露了,敌军展开猛攻。 危急时刻,丁晓兵押着俘虏,躲在隐蔽处。可突然,一枚冒着白烟的手雷,落在了他和俘虏跟前。 丁晓兵反应迅速,抓起手雷就往外扔。谁料,手雷刚脱手就爆炸了,丁晓兵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突然看见俘虏要逃跑,丁晓兵立刻扑了过去,想用右手制服俘虏,他这才发现右手被炸得只剩下一点皮连着。 最后,在同伴的帮忙下,俘虏被制服了。 一路上,丁晓兵用左手紧捏右臂伤处,可断臂总被树枝碰到,为了不拖累战友,他掏出匕首,直接把自己右臂割了下来,别在腰间,以为以后能接上。 他忍痛步行了6里路,直到遇上接应的战友时,他才倒下了。 抢救时,他的血管已经输不进血液了,战友们不愿放弃他的生命。于是医生直接切开他的静脉血管,用按压的方式给他输了2600cc的血液。 经过两天一夜抢救,他活了下来。只是他再也没了右臂。 在后方医院疗养期间,丁晓兵遇上了自己的终身伴侣:陶婉珠。 陶婉珠是照顾他的护士,比他大两岁。在短短3个月的接触中,丁晓兵深深爱上了她,并经常借机接近她。 一来二往,丁晓兵壮着胆子向陶婉珠表白了。谁料,陶婉珠当场拒绝了。 几个月疗养结束,丁晓兵离开了医院,与陶婉珠两地分隔。但他并不气馁,也不因断臂而自卑。而是继续不断书信传情。 虽然,丁晓兵立了一等功,入了党,荣获了第101个“边陲优秀儿女奖章”,但他的军旅生涯却面临着终结。 连里多次给丁晓兵联系了其他去处,但每次丁晓兵都拒绝了。 后来惊动老领导出面劝说,丁晓兵回:“自己一要工作,二要学习,三不离开部队。” 在他的坚持下,领导将他安排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 临行前,丁晓兵连发6封加急电报,让陶婉珠务必前来见他。 陶婉珠如期赴约,谁料,一到营里,丁晓兵就拉着她,逢人便说她是自己的未婚妻。在他的锲而不舍下,陶婉珠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追求。 1988年,丁晓兵以全优成绩毕业,但他拒绝留校任教,向组织提出要去基层太湖凤凰山,担任连队指导员,接受普通训练。 同年,23岁丁晓兵娶了25岁陶婉珠。 婚礼上,有孩子让他抱起新娘,表示爱意。当时宾客们看看丁晓兵,尬在原地。 但丁晓兵却大方用左手向新娘敬礼,说:“我的右手,永远留在了前线,我无法完成所有新郎该给新娘的拥抱,但我可以向我的新娘,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婚后不久,丁晓兵就下连队去了。可第二天集合时,又一件令他羞愧的事情发生了。 那时,队伍全连都到齐了,而丁晓兵却连背包都没打好。等他出现时,大家纷纷同情他。丁晓兵羞愧不已,他不要同情。 于是,为了打好背包,他不断训练自己手口并用,指头磨破,嘴角出血,都不停息,直到打包的速度全团没人能赶上,这才罢休。 并且,此后的8项体能测试中,他以7优1良的成绩,赶超了绝大多数士兵。 后来,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连队累计获得284个奖牌、奖杯、证书,先后数十次参加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成了标兵连队。 2005年,组织决定拨20万元让丁晓兵安装智能假肢。 但丁晓兵默默把这笔钱,用在了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上。 2015年,50岁的丁晓兵,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经有人以为他左手那几道深深的伤痕,也是敌军砍的。可丁晓兵解释说:“是战友砍的。” 原来,他们在前线临战训练,为防止用假刀训练,战士容易意志松懈,所以一律真刀劈砍。 他还说:上前线,贪生怕死是奇耻大辱!能做侦察兵的都是视死如归的硬汉子。 原来,所谓岁月安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不酿柔肠,只练气血。让我们敬铮铮铁骨,英雄气。敬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英雄丁晓兵。
1984年,丁晓兵押着战俘撤退。突然,一颗手雷甩了过来。丁晓兵抓起手雷就往外扔。
全琮看历史
2024-11-20 22:13: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