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卖便宜了!”2岁的郭宝昌刚被母亲卖了80大洋,立马被三姨赎回,转手以20

永康说娱乐 2024-11-20 22:08:36

“不行,卖便宜了!”2岁的郭宝昌刚被母亲卖了80大洋,立马被三姨赎回,转手以200大洋卖给京城“大宅门”大户同仁堂乐家。 从此,郭宝昌随养母郭榕从“李保常”改姓郭。 免于饿死之灾后,郭宝昌从工人之子变成大户少爷。 一入宅门深似海,2岁的郭宝昌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此改变,之后的人生更是跌宕起伏。 先说说郭宝昌的养父母。 郭榕从15岁进入同仁堂乐家,成了四爷乐镜宇母亲的贴身丫鬟。小丫头人机灵,性格也不错,深受老太太的喜欢,当然也吸引了乐镜宇。 郭宝昌曾明确说,《大宅门》的主角白景琦就是照着养父乐境宇写的,那么,养母的艺术人物对应谁呢?就是抱狗丫鬟李香秀,她最后成了白家二奶奶。 跟小说情节里写的,郭宝昌的养母郭榕在26岁那年,嫁给了70岁的同仁堂乐四老爷乐镜宇。 当时,乐镜宇想纳郭榕为妾,郭榕坚决不同意:“我不做小,要嫁就要明媒正娶!” 乐镜宇没有怪郭榕撒泼,反而喜欢她这种泼辣劲儿,便力排众议娶她为妻。 郭榕不能生孩子,为了在乐家站住脚,收郭宝昌为“侄子”。囿于宅门规矩,郭宝昌一直跟着郭榕的母亲,也是奶奶生活。 说回郭宝昌的成长经历,比一般的少爷要严苛很多。 奶奶对郭宝昌的教育很严格,上小学的6年里,每天上午和中午,郭宝昌刚走出大门,奶奶大声地嘱咐他:“好好念书!”郭宝昌必须回一句:“知道了!” 郭宝昌不敢像少爷一样任性,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必须谨小慎微,另一方面,就是奶奶的管教。 奶奶7天就会教训他一次,春节不打人,可敞开了胡闹,但正月十六是必打日。每次打完,郭宝昌红着眼睛先认错,之后,奶奶又觉得心疼,便抱着他号啕大哭一番。 1945年开始,家里就给郭宝昌请了老师,教古文、英文,还有教功夫的,真不愧是大户人家,教育眼光有远见。 随着成长,养在外面的郭宝昌还挺自由,他听到大宅门内稀奇古怪的故事和人,很是好奇。 真正一睹大宅门的秘密,是在郭宝昌12岁那年。 送走了奶奶,郭宝昌真正走进大宅门,新的生活果然不一样,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 在吃穿方面,要什么有什么,每个月还有40块零花钱,而当时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6块。 不过,郭宝昌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是“外人”,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总有不同。 在分家时,郭宝昌很喜欢一把琵琶,可是另一房的小姐也看上了,根本抢不过,别人的话说“且轮不着你挑呢”! 从这件事之后,郭宝昌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更加努力发奋读书,借着家里更加丰富的藏书,扑进去读个够。 母亲倒是不担心他的功课,还教他很多规矩,要会抽烟喝酒。当然,这不是教坏孩子花天酒地,而是让他跟大宅门更加融入,培养情商,也能结交一些朋友、人脉。 16岁那年,郭宝昌开始写小说,他很想把自己在大宅门里所见所闻都用艺术的形式记下来。 按理说,孩子发愤著书,母亲应该支持,可有一天,养母郭榕“拜读”了他的大作,二话没说,就给毁了,还把郭宝昌大骂一顿,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当时曹禺戏剧、巴金小说很流行,都是走深度批判性,郭宝昌也这么写:“七爷就是无耻的剥削者,大宅门就是罪恶和堕落的渊薮……” 按当时的标准来说,郭宝昌思考很深刻,养母郭榕却觉得郭宝昌不孝,说家族的坏话。 《大宅门》的第一稿就此夭折,但是,郭宝昌没有放弃这个题材。 他上了北影后,在大学里读导演系,导师听了他家族的故事,更加赞不绝口,鼓励他创作,于是,郭宝昌决定写《大宅门》的剧本。 这一次,他写得很精彩,没有可以批评,可这部作品没有给郭宝昌带来荣誉,反而招来祸端。 那就是,《大宅门》这部作品成了“为资本家树碑立传”,思想又不对了。 郭宝昌都不知道怎么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了,好像怎么做都是错的。 在被发配农场改造的时候,他一度想要自杀,不过没死成,一直处于监管中。 1973年,郭宝昌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里,他结婚生子。 因为出身,郭宝昌收到别人歧视,想拍戏根本使唤不动人,生活也过得很艰苦,妻子经常埋怨他,跟他吵架。 直到1979年,郭宝昌才被平反,此时的郭宝昌已经39岁,人到中年,他还是对“大宅门”念念不忘。 到了1980年,以为日子会好转一些,但妻子的不理解在此时到达了顶峰,她认为这场失败的婚姻都归于丈夫非要写什么“大宅门”。 妻子提出离婚,还决心宣泄情绪。她走的那天,翻出丈夫多年的“心血”,全部毁灭掉。 无奈的,《大宅门》的手稿又没留下来。 或许,今天我们看到的精彩剧集,早就深深刻在“宝爷”郭宝昌的脑子里,才让我们没有错过这荡气回肠的历史。 遗憾常有,好在“大宅门”的起起落落终于被千家万户看见,而也有人陪“宝爷”走到生命尽头。 你怎么看“宝爷”郭宝昌的故事? 我是@陳星空 ,关注我,每天分享历史上值得聆听的故事。

0 阅读:0
永康说娱乐

永康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